全國中學綜合素質模擬沖刺試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3
615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學生法制地位的認識。
【名師詳解】從法制的角度講,學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本題選A。
2.【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師法》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因此本題選D。
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義務教育的了解。
【名師詳解】我國《義務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因此本題選A。
4.【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角色的認識。
【名師詳解】教師職業的角色是多樣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說明教師具有傳授社會傳統道德、正統價值觀念的使命,是其傳道者角色的體現。因此本題選B。
5.【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認識。
【名師詳解】我國憲法與相關法律規定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有:生存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受尊重的權利;安全的權利。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題予所述侵犯了學生安全的權利。因此本題選D。
6.【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師生關系的認識。
【名師詳解】從不同的角度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教育內容的教學上來看,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二者結成授受關系;從人格角度來看,師生是平等的;從社會道德層面上來看,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本題選A。
7.【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職務分類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條規定:”教師應當取得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國家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因此本題選B。
8.【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人本教育理念的認識。
【名師詳解】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育應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和基石,因為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為存在的前提,是推進發展的”思想內涵和邏輯內核”,具體到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因此本題選C。
9.【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育法》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漢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因此本題選A。
10.【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普通話概念的了解。
【名師詳解】略
11.【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名師詳解】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本題選B。
12.【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中國歷史知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城濮之戰發生在春秋時期晉、楚兩國之間;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末期曹操和袁紹之間;赤壁之戰發生在三國時期;淝水之戰發生在東晉和前秦之間,是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典故皆出于此。因此本題選D。
13.【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了解。
【名師詳解】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技術發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因此本題選A。
1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的文藝常識。
【名師詳解】《卡農》和《致愛麗絲》是鋼琴曲,《命運》是交響曲,《藍色多瑙河》是圓舞曲。圓舞曲原是奧地利的一種民間舞曲,傳入我國后,也被音譯為”華爾茲”。因此本題選C。
15,【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的文學常識。
【名師詳解】李白的《長干行》中有:”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即出自此處。因此本題選B。16.【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科普知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潮汐是指海水在天體的引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地球上潮汐的動力主要是月球和太陽的引力,由于月球離地球更近,這二者之間又以月球的引力為主。因此本題選D。
17.【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歸納能力。
【名師詳解】南北朝時期,由于戰火連連,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備受戰爭之苦,而統治者則利用宗教麻醉百姓,大力提倡發展佛教,因此這一時期佛教在我國大肆盛行。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寫照。因此本題選A。
18.【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二戰”期間重要戰役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因此本題選B。
19.【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司馬遷曾在《報任安書》一文自曝其寫作《史記》的目的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因此本題選C。
20.【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名師詳解】本段文字立足憲法典或憲法性法律中一個或者幾個方面的內容,提出對于憲法的認識,故A項正確。本段不是從階級意志角度出發,B項不正確;文段沒有針對不同法律形式的特征對憲法概念進行定義,D項不正確;文段均從內容角度定義憲法,沒有從其他角度定義,故C項也不正確。
21.【答案】A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學常識。
【名師詳解】詩體游記《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諷刺詩,這是他于1843年10月回家看望母親時所寫,當時他看見整個德國的統治如同冬天一樣冰冷,于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部作品。
22.【答案】D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傳統知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20世紀20年代,我國京劇界人才輩出,其中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茍慧生被譽為”四大名旦”。而梅蘭芳又在四人中排在首位,被稱為”伶界大王”。他的表演自成一派,由此創立了”梅派”。因此本題選D。
23.【答案】B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科普知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能夠產生溫室效應的一些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30多種氣體。因此本題選B。
24.【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文學發展史上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
【名師詳解】《隨園詩話》是清代袁枚寫的一部關于詩歌創作的作品;《滄浪詩話》是南宋嚴羽寫的一本關于詩歌理論批評的著作;《文心雕龍》是南朝劉勰寫的一本文學理論著作,是我國第一本文學理論專著;《人間詞話》是清末王國維寫的一本詞論。因此本題選C。
25.【答案】C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
【名師詳解】我國古代被譽為”四大美女”的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她們享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譽。其中,”沉魚”是形容西施的,”落雁”是形容王昭君的,”閉月”是形容貂蟬的,”羞花”是形容楊玉環的。因此本題選C。
移動端訪問:全國中學綜合素質模擬沖刺試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