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3
343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將馬克思主義與教育學結合起來,主編了《教育學》。
2.D
[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如學習的實質、條件、動機、遷移以及不同種類學習的特點等。
3.B
[解析]根據學校教育制度常識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征是學制的建立。
4.A
[解析]略。
5.B
[解析]略。
6.D
[解析]教育發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故生產力是教育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因素。
7.B
[解析]略。
8.B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C
[解析]赫爾巴特被認為是真正為課程論建立起心理學基礎的人。
11.C
[解析]略。
12.A
[解析]個別教學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的狀況相適應,因而最早出現。
13.A
[解析]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
14.C
[解析]掌握學習是由布盧姆等人提出的。
15.A
[解析]馬卡連柯認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二、辨析題
1.此說法是正確的。知識直觀就是學習者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觀信息進行加工,從
而獲得感性知識的過程。知識直觀是領會和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
2.此說法是錯誤的。價值辨析強調的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強調通過辨析、獲得價值觀的過程。因為價值觀念是人自身的一種內在價值,不易清醒地意識。
3.此說法是錯誤的。國家課程側重于學生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質。在實施上具有強制性。
4.此說法是正確的。班級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班級形成的基礎就是要有明確的共同目標。班級目標對班級建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獲得學生對班級發展的認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導班級發展方向,協調班級成員間的言行;有利于激發班級成員努力進取的行為動機;還可作為設計與選擇班級活動的依據以及班級實施監督與考評的標準。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班級奮斗目標。班級的奮斗目標一般可分為近期的、中期的和遠期的三種,目標的提出應由易到難、由近到遠、逐步提高。教師應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培養目標和班級群體的現實發展水平制定適當的明確的奮斗目標,并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班級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
移動端訪問:2012年全國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