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3-20
627

二、材料分析題
30、【解析】
甲老師的做法不值得認可,我認可乙教師的做法。(1分)
從學生觀的角度來說:
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5分)
(1)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學生回答不上來問題,不能就認為學生笨,給學生貼標簽,而應該像乙教師那樣,進行啟發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
(2)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哪怕學生真的回答不上來,也應該從其他角度去引導或者鼓勵學生繼續思考,而不應該像甲老師那樣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2、學生是發展的主體。(3分)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我們應該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啟發激勵學生。
3、學生是獨特的人。(5分)
(1)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在教學時應承認學生的獨特性,可能有的學生對于問題需要細致思考,這時教師應有耐心,如果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無法回答,老師在提問之前也應該了解學生的基礎,避免學生回答不上來的尷尬。
(2)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教師應該承認學生之間是具有差異性,應該因材施教。乙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能根據學生的回答不斷變換提問的角度,并給與了適當的鼓勵。
31、【解析】
楊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的三個方面:
1、愛崗敬業。楊老師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大膽創新。
2、教書育人。楊老師對于有缺點的思宇、曉麗等同學積極地想法進行改正和教育。
3、終身學習。無論工作多忙,楊老師堅持每天讀書。
32、【解析】
問題(1)參考答案:人要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創新,并具有自己的思想體系。
此題目屬于典型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考生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根據文體特點。選文屬于典型的論說文。所以作者的觀點一般會在文段開頭,作者開始以“讀書是意味著,利用別人的頭腦來取代自己的頭腦”這句話引入自己接下來要論證的“思考”的重要性,很顯然。作者一開始就否定了“讀書”,因為那是“別人的思想”,自己的精髓被“取代”了。之后作者通過對比“自己思考出來的東西”和“看書吸收他人的思想”,說明前者利多害少。肯定“思考的重要性”。緊接著,作者又比較“以讀書終其一生的人”和“以思考終其一生的人”兩種人,對“以思考終其一生的人”給予高度評價。所以,綜合選文,作者論證的核心就是“思考的重要性”。
②抓要點句(抓文眼)。根據上面分析,文眼就是“思考”。
③從遣詞造句(感情色彩)中體會,文段的第一句話就是明顯否定了讀書,肯定了接下來的思考,而且選文在反復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④借助于材料的背景知識,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叔本華是一個思考的強調著,所以選文也是一如既往的堅持了“思考”的重要性。
⑤忌諱主觀臆斷。做題時應該緊緊圍繞作者的觀點,考生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但是堅決不能隨便定義文章的觀點,衍生出自己的“所謂的觀點”。
問題(2)參考答案:
讀書,是一種成長,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有所進步。思考,是一種創新,我們要不斷思考,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人,若能將“活讀書”與“勤思考”相結合,必能達到人生的金字塔。
我們可以熱愛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伏爾泰也說過“讀書使人心明眼亮”。可以說,讀書是通往天堂的階梯。但是我們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書籍的世界千姿百態,我們要取舍有度,即魯迅先生所說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別人的思想吸收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咀嚼,要真正消化到靈魂深處。我們要將那看起來紛然雜陳、混亂不堪的各種思想觀點進行整合吸收,而不至于因為這種思想的過度擁擠狀態,攫奪了自己的正確觀察力,也失去了自己的主見,這樣真的很可能導致精神秩序的紊亂。但是,我們不能否定思考的力量,正如作者所言,自己思考出來的東西,盡管它不見得是嚴密緊湊,但總是個有脈絡可尋的總體,我們可賴它向某種體系開展,而且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把已把自己的知識、個性、見解等融合成一個總體。思考,可以為我們的打開原生態創新的大門,思考,可以使我們向沒有開拓的文化領地、向新的巨人邁進一步,更可以使得我們成為獨立的個體。
善于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活書。善于思考,不斷創新,那么,每個人的世界都會更加豁亮。乘著天使的兩只翅膀,我們一定能翱翔高空,開辟自己的新天地。
此題屬于典型的“觀念探究型”,需要對作者的觀念進行探究,答題時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進行探究。“是什么”即作者是如何闡述“閱讀與思考的關系的,觀點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認為的。很顯然,作者肯定“思考”,我們也肯定,“為什么”即討論“作者為什么肯定思考”,或者你堅持什么觀點又是為什么;“怎么辦”就是“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思考”或者才能架起“讀書與思考”的橋梁。之后,再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闡述自己的觀點即可。要注意,做此題時,不能像第一題一樣,考生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可以部分同意作者觀點,也可以完全同意。本答案即部分同意作者的觀點,同意其對“思考重要性”的論述。同時對“如何讀書”做個簡單分析。
三、寫作題
33、【解析】。
1、審題
(1)審文體—文體不限,建議寫作記敘文或議論文,考場上以“議論文”為主。此處著重解析議論文。
(2)審題型—材料作文
(3)審要求—字數要求(1000字及以上)
2、立意—確定文章的觀點/中心思想
這則材料的中心觀點很容易找到,材料反復強調“沒必要一味地攀比”、“沒必要總是模仿”、“你認為”、“做最真實、最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所以中心觀點就是“堅持個性”、“堅持本色”“釋放自我”、“順應自我,實現價值”等。
3、選材
從闡述原因、舉例子、正反論證、援引觀點等方面進行搜索材料。
在分析的時候一定要“論證”,即所選取材料和論點“個性、本色、自我價值”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舉例子,比如舉“吾將曳尾于涂中”莊子的例子,他守著這份本心,堅持自我的準則,才在別人屢次勸他出世為官時置之不理,而是甘做一棵在清風中獨立看守月亮的大樹,寧愿自由自在地與鯤鵬齊飛,與蝴蝶共舞;還可以舉魯迅堅持自我,棄醫從文的經歷,論證其正是尋找到并堅守著自己的本質,才得以帶動了一批又一批進步青年,成為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導師,成為至今依然屹立著的中國的脊梁。同樣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的孟浩然,獨守杭州的“梅妻鶴子”的林逋等都是用寂寞和自我守護了一個個浪漫的理想。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沒有人看到過你絕美的姿容,卻沒有人懷疑過你的美麗”的王昭君,“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諸葛亮等都可以。
4、布局:簡單說下議論文的結構
可以從標題、引論(開頭段落)、本論(中間部分)、結論(結尾段)入手寫作。
標題,只要是圍繞“堅持自我”的就行。比如“順應自我,實現價值”、“讓自己閃閃發光”、“我就是我”、“彰顯本色,揮灑生命之極”、“不緣身在此山中”都可以。
開頭段落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式、設置懸念式、巧用題記式、名言警句式等。
本論部分是作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通過舉例、假設、對比、條件、因果、比喻等多種方式論述文章的核心觀點。采用“分論點1(觀點+例子+闡釋);分論點2(觀點+例子+闡釋);分論點3(觀點+實際+闡釋)”的結構模式。
結尾可以采用點睛式、照應式(呼應標題、首尾照應)、引用式等進行寫作。
5、表達:恰當應用修辭讓自己的語言亮起來。
移動端訪問: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