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3-20
627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時,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下面是兩位老師的處理方式:
教師甲對學生說道:“一上課就發呆,開小差。你到學校干什么來了,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真是一個笨蛋?!笔潞?,學生非常沮喪的坐下,整節課都無精打采。
教師乙和藹的對學生說:“不著急,我們一起回憶學過的內容和昨天的實驗課,昨天你們小組實驗很成功,你還能想起來實驗過程嗎?”學生思考片刻,答對了一部分,教師很興奮的說:“對,只要我們動腦筋,就有思路,再想想,還有補充嗎?”學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補充,教師又點了點頭,“很好,請坐”,“其他學生還有不同看法嗎?”該生聽的很認真。問題:請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以上兩位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1、材料
無論工作多忙,楊老師堅持每天讀書。在工作中遇到難題,她就在教研組例會上提出來,
與同事探討。在教學方面,她大膽實踐,“自主合作,當堂達標”,教學模式,把課堂實踐盡可能多的還給學生,讓學生體驗課堂,享受課堂。學生文雪說:老師讓我們自己上臺去講,我們盡管很緊張,但是很喜悅。因為講完后得到老師的夸獎會有很大成就感。在新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的很快樂,效果也很好。
楊老師發現王宇等幾個同學學習很用功,但特別緊張,不敢說話,楊老師覺得應該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接觸社會,鍛煉人際交往能力。于是,她在班上組織演講比賽,口語交際大賽等,還帶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王宇等同學逐漸變得開朗了。
曉麗同學身體虛弱,楊老師敦促她加強體育鍛煉,并且提醒家長幫助曉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曉麗再也不是以前的“病秧子”。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材料中楊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讀書是意味著,利用別人的頭腦來取代自己的頭腦。自己思考出來的東西,盡管它不見得是嚴密緊湊,但總是個有脈絡可尋的總體,我們可賴它向某種體系開展,比起看書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說是利多害少。為什么呢?因為后者的思想是從各種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來,屬于別人的體系,別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把自己的知識、個性、見解等融合成一個總體。他的腦子里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的思想紛然雜陳,顯得混亂不堪,這種思想的過度擁擠狀態,攫奪了一個人的正確觀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見,并且很可能導致精神秩序的紊亂,這種現象,我們幾乎在所有的學者身上都可發現。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當的批判力等方面來說,這類人遠不如那些所學無幾的人。
以讀書終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識完全是從書本汲取而得,他們有如閱讀了許多山水、游記之類的書籍,對于某地或某國的有關知識雖可粗枝大葉地說出來,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聯絡?人文、物產、習俗又是如何等等,則說不上來。反之,以思考終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長的父老,一打開話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來龍去脈,以及各種事實或傳說和事物的總體關系等,如數家珍般地道出來。
(摘編自叔本華《讀書與思考》)
問題:
(1)簡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觀點(4分)
(2)結合作者對閱讀與思考關系的闡述,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看法(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論說文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風有風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柔,沒必要模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東西,做最真實、最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自定主題,自擬題目,不少于1000字。
移動端訪問: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