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教師資格中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6
399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心理》試卷答案(2014年3月23日)啟用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A 2.C 3.A 4.B 5.D 6.B 7.D 8.C 9.D 10.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1.桑代克12.不平衡性13. 經驗 14.學習期待 15.形式訓練說
16.程序性知識17.觀念性18.提出假設19.好奇心20.教學目標
三、辨析題(每題4分,共20分)
21.答:正確,尊重的需要在馬洛斯需要層次論中的第四層,屬于缺失需要。
22.答:錯誤,非正式群體對于實現正式群體的目標可能有積極作用。也可能有消極作用。
23.答:錯誤,關鍵期概念最初是從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的。
24.答:錯誤,教育心理學只研究在學校情教育過程中學習與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問題。
25.答:正確,負強化是指個體在作出某種反應之后,消除某種厭惡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景,從而是同類行為在今后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增加。
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26.答:建構主義認為
(1)學習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
(2)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解釋,生成個人的意義或自己的理解。
(3)個人經驗不同,對信息的解釋就不同
(4)學生對知識意義的建構過程無法由他人所替代。
27.答: (1)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 (2)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 (3)可控制歸因和不 可控制歸因。
28.答:(1)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2)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3)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4)學生主體性原則(5)個別化對待原則(6)整體性發展原則
29 .答:(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練
30.答:皮亞杰將兒童的認知發展氛圍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 前運算階段 具體運算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
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31.答: (1)內部條件 ①學生的自身需要和目標結構 ②成熟和年齡特點 ③性格和個別差異 ④學生的抱負水平 ⑤學生的焦慮程度(2)外部條件 ①家庭條件和社會輿論 ②教師的榜樣作用
32.答:(1)科爾伯格運用道德兩難問題對研究兒童道德發展水平,提出“三個水平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六個階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層次發展,其層次不能紊亂或倒置。
(2)前習俗道德水平(9歲以下)
前習俗道德水平的主要特點是個體著眼于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其自身的厲害關系,認為道德的機制不決定于人及準則,而是決定于外在要求。根據行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關系判斷是非好壞。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取向階段第二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3)習俗道德水平(10-20歲)
本階段的特點是個體著眼于家庭、社會對其的期望和要求去考慮問題,認為道德的價值在于為他人和社會盡義務,能夠從社會成員角度去思考道德問題,開始意識到人的行為必須符合群體或社會的準則。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4)后習俗道德水平(20歲以上)
本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個體超越對社會秩序和權威的服從,開始在人類的正義、公正、個人的尊嚴等層面反思這些規則的合理性,建立一個超越個人或集團利益的普遍原則。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