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07
524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在現代教育科學體系中,教育學是基礎學科。
2.B【解析】政治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A【解析】“陵節而施”是指超出學生的發展水平來施予教育。這違背了人發展的順序性規律。
4.C【解析】社會本位論的基本主張是以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應當依據社會的要求來確定,注重培養合格的公民。
5.A【解析】由學科課程的定義可知。
6.C【解析】“長善救失”是指教書的人,要善于發現并糾正學生的失誤。“過少、過急、過難、過易”這四種毛病都在于沒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學習之上,教書的人知道了學生的這些心思,才能對癥下藥,糾正這類毛病。
7.C【解析】模仿毫無疑問是教育中的~個重要因素,但人類的模仿與動物本能活動的區別還在于其意識性和目的性。
8.A【解析】根據題意可知。
9.B【解析】注意是和意識密切相關的,但是不同于意識。它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因此,注意有兩個特點:指向性與集中性。
10.B【解析】“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心境情緒的表現。
11.D【解析】變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因此,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變式可以提高概括的成效,給學生提供豐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識,對概念有更豐富、更深刻的認識。
12.A【解析】從眾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麗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合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13.C【解析】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即智力多元論,被譽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
14.C【解析】精神分析法一般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顯示其效果:精神宣泄,自省,反復剖析。因此,宣泄療法屬于精神分析法。
15.D【解析】0~2歲屬于感知運動階段,2~7歲屬前運算階段,7~11歲屬于具體運算階段,11~15歲屬于形式運算階段。
16.C【解析】組織策略是整理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常用的有列提綱、利用圖形、利用表格等。
17.D【解析】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18.A【解析】能力屬于穩定發揮作用的因素。
19.C【解析】品德中兩個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是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
20.B【解析】蘇格拉底明確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分析。
21.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校文化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