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4
454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8、感覺是一種最簡單的心理現象,它是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任何感覺的產生,都需要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刺激物。二是感覺器官。
19、教育目標受政治經濟生產力影響,但與文化沒多大關系。
20、20世紀以后,義務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1、簡述課程評價的三種模式
22、簡述班主任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23、開學不久,陳老師發現王平同學有許多毛病。陳老師心想,像王平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陳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王平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陳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后想當兵。”陳老師聽了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王平高興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分析案例中陳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和方法。
24、語文教師將評過的試卷發下來后,學生們開始議論各自的成績。小梅考得很糟,她認為自己不是寫作文的料,總是不能寫出老師所要求的東西。小康也沒有考好,但他知道自己這段時間沒有好好用功,已經預料到自己的不好。他想多花點時間,爭取下次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小芳一看到自己只得了B,很吃驚。他認為是老師沒有好好讀他的作文。小齊只得了c,但是他并不覺得倒霉,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好好學習這門課,能及格他已經很高興了。
(1)請根據歸因理論分析案例中四名學生對考試成敗進行歸因的特點。
(2)如何利用歸因理論改變案例中消極歸因學生的傾向,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