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3
308

二、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9、記憶術是一種有效的復述策略。
20、根據遷移的內容,可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21、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2、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關系是什么?
23、宋朝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的短文,說金溪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少年,5歲時就能作詩,但后來由于他父親沒有及時教育,使他到十二三歲時寫的詩就不如以前了,到20歲左右,則“泯然眾人矣”。
用遺傳、環境、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理論分析。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24、課上馬老師給大家講“波伊爾定律”。他說具有恒定質量和溫度的氣體,其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后來他又出示一個公式“P×V=K”并解釋說其中P代表壓力,V代表體積,K代表一個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質量和溫度)。他邊舉例邊板書:如果P=2個大氣壓,且衡量為8,那么體積就是4立方厘米。2個大氣壓×4立方厘米=8。如果我們把壓力變量改為4個大氣壓,體積就成了2立方厘米,4個大氣壓×2立方厘米=8,別的同學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剛還是搞不明白。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對,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對于小剛,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的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小剛自己嘗試了幾次。也搞明白了“波伊爾定律”。
問題:請分析馬老師的教學符合哪一項教學原則?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