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3
308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學生人格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
A.發展勤奮感
B.培養主動性
C.形成親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性
2、注意的穩定性是注意品質在哪方面的表現?( )
A.廣度
B.強度
C.時間
D.空間
3、教學過程是學生直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增大意義的過程,是“從中學”的過程。這一觀點是由( )提出的。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杜維
D.凱洛夫
4、當個體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而使目標無法達成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種心理現象是( )反應。
A.壓力
B.挫折
C.焦慮
D.憤怒
5、在知覺、思維、記憶等認知活動中,往往強調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認知風格屬于( )。
A.場獨立型
B.沉思型
C.場依存型
D.沖動型
6、學生源于對學習內容或結果的興趣引發的學習動機,屬于( )。
A.內部動機
B.外部動機
C.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D.直接的、近景性動機
7、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其思維特征與其他階段相比,不同的是( )
A.單維思維
B.多維思維
C.思維的不可逆
D.以命題形式進行
8、“開而弗達”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循序漸進的原則
9、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0、個體主觀能動性對于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的作用是( )。
A.可能性
B.影響作用
C.決定作用
D.外在作用
11、設立什么樣的學校,開設什么樣的專業,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比例如何,各種專業之間的比例如何,都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所制約。這說明了( )。
A.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
B.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引起教育結構的變化
C.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人才培養的規格
D.生產力的發展促進著教學方法發展與改革
12、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 )為重點的教育。
A.個性品質
B.全面發展
C.創新精神
D.動手能力
13、教學的根本目的是( )
A.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B.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C.促進生產力發展
D.提高升學率
14、教育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 )。
A.生產勞動
B.模仿
C.語言
D.動物本能
15、下面屬于情緒而不屬于情感的是( )
A.對藝術作品的欣賞
B.對祖國的熱愛
C.助人為樂的幸福感
D.高考錄取后帶來的喜悅
16、我國學科課程的雛形是( )
A.七藝
B.語文、數學、外語
C.禮樂射御書數
D.四書五經
17、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中學生人格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
A.發展勤奮感
B.培養主動性
C.形成親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18、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升測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