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備考重點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11-30
228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中學生品德的發展是隨著其身體的發育、心理的完善而逐漸成熟起來的,與個人的認知發展水平、心理發展水平、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教養以及學校教育都有密切的聯系。歸納起來,中學生品德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中學階段,學生的品德迅速發展,處于倫理形成時期。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是道德關系的概括,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
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中學階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導行為的時期。中學生逐漸掌握倫理道德并服從于它,表現出獨立、自覺地依據道德信念、價值標準等去行動,使學生的道德行為更有原則性、自覺性。
2.自我意識增強
在品德發展的過程中,中學生更加關注自我道德修養,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說中 學生對自我道德修養的反省性和監控性有明顯的提高,這為產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提供了 有效的前提。
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由于不斷地實踐、練習,加之較為穩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導,中學生逐漸形成了與道德倫理相一致的、較為定型的道德行為習慣。
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中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三者相互協調,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動態結構,使他們不僅按自己的道德準則去行動,而且也逐漸成為穩定的個性心理結構的一部分。
(二)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1.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 從總體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雖然具有倫理道德的特性,但仍舊不成熟、不穩定,具有動蕩性,表現為道德觀念的原則性、概括性不斷增強,但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具體經驗特點;道德情感表現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道德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雖渴望獨立自主行動,但愿望與行動經常有距離。在此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生品德兩極分化的時期。青少年品德不良、違法犯罪多發生在這個時期。根據研究,初中二年級是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主要表現在:
第一,道德認識快速提升。在此階段,個體表現出明顯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他們開始意識到個人對他人、對集體和社會的責任,盡管他們會遇到個人力量不足的矛盾。他們開始主動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他人的思想品質,并自覺地進行評價。只是這種評價是模仿他人的評價尺度,缺乏一定的客觀性。
第二,自我意識提高,自律性加強。這一階段,小學時的任性和游戲色彩會逐漸減少,被較為自覺的意識所代替,他們開始關注自身生理、心理的變化,關注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對道德修養的反省性和監控性比小學階段明顯增加,這為產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第三,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開始形成。這一時期,他們常以具體的道德形象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對于崇拜的人物或道德行為,會努力去模仿。有時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還沒有完全擺脫情感沖動的特點。
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高中階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發展進入了以自律為主要形式、應用道德信念來調節道德行為的成熟時期。這表現為能自覺地應用一定的道德觀點、信念來調節行為,并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
其實總體來說,中學生教師資格教育心理學的考試也并非大家所想的那么難,主要得靠大家熟悉書本里面所說的內容,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考好的.
移動端訪問:201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備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