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五)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9-13
233

二、名詞解釋
26.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對求教者的素質發展起影響作用的人,包括學校的教師、管理人員、兼職教師、家庭教師、家長。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和代表。
27.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個體的生物因素,與后天因素相對,包括遺傳、生長、發育與成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即親代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
28.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29.語言法:語言法是兒童教師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語言為主要工具對兒童進行說教、指導、勸說等,來達到相應的教育目的,最常見的語言法有兩種:故事法和討論法。
30.中期目標:即幼兒園小、中、大等各年齡班的教育目標。也就是說,在幼兒園教育總目標的指導下,對不同年齡班的幼兒提出的不同要求。
三、簡答題
31.【答案要點】游戲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認知、社會性、情感和身體等各方面的發展。
(1)游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作用。①游戲可以豐富并鞏固幼兒的知識;②游戲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③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2)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作用。幼兒在游戲中既有現實伙伴間的交往,也有角色間的交往,有利于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游戲有助于幼兒掌握各種社會準則,同時也有助于幼兒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問題。
(3)游戲對幼兒情感發展的作用。游戲對滿足和穩定幼兒情感具有重要價值,有利于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以及消極情緒的疏導。
(4)游戲對幼兒身體發展的作用。游戲可以保障幼兒身體的生長發育,促進身體的發展。另外,游戲的愉快體驗對幼兒身體健康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答案要點】
(1)發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綜合性的。它應該為兒童提供適宜其所有發展領域不同的需要的課程,從而全面和諧地促進兒童在生理、情緒情感、社會性和認知等方面的發展。
(2)發展適宜性課程建立在教師對兒童充分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
(3)發展適宜性課程是一個互動學習的過程。
(4)發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具體的、真實的,與兒童日常生活關聯的。
33.【答案要點】(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3)家庭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和生活性;(4)家庭對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樣性;(5)家庭教育的終身性;(6)父母對子女影響的深刻性。
34.【答案要點】(1)幼兒教師應有執著的事業心;(2)自信、自尊,這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礎;(3)意志堅強;(4)聰慧的認知能力;(5)樂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態;(6)合作精神和能力;(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
四、論述題
35.【答案要點】幼兒攻擊性行為是指幼兒較頻繁、較嚴重地指向他人或物體或言語的攻擊表現。攻擊性行為是幼兒問題行為及其重要的表現之一。攻擊性行為是消極的問題行為,不但會對他人或集體造成危害,還會使行為發出者得到較多的來自環境的否定態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長。
(1)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有:①遺傳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會環境的因素。
(2)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矯治策略有:①減少環境中易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刺激;②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③給予榜樣示范;④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進行“冷處理”;⑤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