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學熱門考點7.2教學組織形式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19
375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作業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各種類型練習。無論是課內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通過作業的檢查批改,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知識或技能缺陷,加以糾正,并做出評價和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出建議。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學生作業,就完成的時問地點看,有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之分,教師要加強課內作業的指導和課外作業的檢查。就作業的內容和形式來看,可分為三類:口頭作業,如朗讀、復述、答問等;書面作業,如書面練習、書面答問等。
1.課外作業形式
課外作業的主要形式包括: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各種口頭作業和口頭答問;各種書面作業;各種實際作業。
2.布置課外作業的要求
教師布置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第一,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啟發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有助于學生鞏固與加深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第二,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應根據本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來確定作業的分量,作業的難度一般應以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以中等水平為準,同時考慮優生和差生的情況。此外,學校還應通過班主任來調節學生各科作業的總量,防止學生負擔過重。凡能在課內完成的作業,就不應當布置到課外去做。
第三,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的時間。對作業中的疑難的點,教師可進行必要的指導;對比較復雜的作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提示,但這種提示應是啟發性的,不能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還要注意爭取家長的配合,為學生完成作業提供必要的條件。
3.及時批改作業
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鞏固的程度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便發現教和學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批改作業的方法可以多樣,全批全改、重點批改、當面批改、學生互相批改等,并對批改的結果及時分析評講。
作業批改后要注意講評,講評應包括:對作業總的優缺點,尤其是傾向性問題、典型問題的分析;對作業的典型錯誤以及產生的原因,對有關作業規格的鑒定,提出恰當的意見;等等。
(四)課外輔導
輔導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活動。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以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
各課教學均按課時進行。課后,教學活動并未結束,只是變更了活動形式,即學生轉入獨立作業或自學有關內容,教師則相應地進行各種課后教導工作,以使學生領悟、消化、運用和鞏固掌握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發展智能和自學能力,為過渡到下一節新課做好準備;若忽視課后輔導,即使課上得較好,學生當堂基本理解了,也有可能回生和荒廢。課外輔導是對課的補充和延伸,它的內容有: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缺課的學生補習;指導學習方法;對尖子學生作提高性指導;為有學科興趣的學生提供課外研究的幫助;開展課外輔助教學活動,如參觀、看教學影片或錄像;指導學生的實踐性和社會服務性活動;等等。輔導的方式主要有集體和個別輔導兩種。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可以彌補課堂上的不足,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課外輔導是上課必要的補充。對輔導工作總的要求,除補課外,一般是啟發學生自己找到解決疑難的門徑,不應代替學生的獨立鉆研,也不應該把輔導作為課堂教學的延長,加重學生負擔。對學習差的學生的輔導,除以教師為主進行幫助外,也可以適當吸收學習好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幫助,達到互相促進并形成良好互助品質的目的,但不要占用學習好的學生過多的時間。課后輔導的范圍廣而靈活,如督促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了解學生獨立作業和自學的情況與條件;給學生補課;組織優生幫助差生的活動;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會;選出優秀作業傳閱;給學生辦講座;組織學生參觀;等等。教師的課后輔導工作,既能彌補學生課堂學習的不足之處,加強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又能為教師的課前備課提供充分的反饋信息以利于教師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
提高課外輔導的質量,教師要注意:①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②輔導要目的明確,采用啟發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③教師要注意態度,師生平等相處,共同討論,使學生有問題可問;④加強思想教育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輔導效果。
移動端訪問:中小學教育學熱門考點7.2教學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