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經典測試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0-08
15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 )標志著規范教育學建立。
A.《大教學論》
B.《愛彌爾》
C.《民主主義與教育》
D.《普通教育學》
2.不是根據教學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劃分課的種類的是( )。
A.新授課
B.實驗課
C.練習課
D.演示課
3.( )是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A.個別教學制
B.班級授課制
C.現場教學
D.小組教學
4.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諾篤爾普
B.盧梭
C.夸美紐斯
D.杜威
5.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與道德意志的高度發展便合并成( )。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質
D.道德行為
6.下列不是貫徹直觀性原則要求的是( )。
A.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B.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C.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D.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7.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 )正式提出了“班級”一詞。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紐斯
C.馬卡連柯
D.杜威
8.在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布魯納提出了( )。
A.發現學習教學法
B.探究一研討法
C.綱要信號圖教學法
D.暗示教學法
9.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學原則。
A.系統性
B.啟發性
C.思想性
D.鞏固性
10.教師提出課題和一定材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后得出學習結果的方法即( )。
A.研究一探討法
B.發現學習
C.暗示教學法
D.范例教學法
11.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 )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練習法
12.與啟發性原則在教學中貫徹要求不符的是( )。
A.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B.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C.嚴格遵守職業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師生關系
13.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活動稱為( )。
A.教育
B.教學
C.教授
D.學習
14.(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A.練習法
B.實驗法
C.實習作業法
D.參觀法
15.前蘇聯教師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學方法是( )。
A.探究一研討法
B.發現學習
C.暗示教學法
D.綱要信號圖式教學法
16.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指出了( )教學原則。
A.直觀性
B.啟發性
C.鞏固性
D.因材施教
17.“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由( )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18.“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體現了( )教學原則。
A.鞏固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啟發性原則
19.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進行差別教學,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0.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過著名的“白板說”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紐斯
B.盧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齊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關于教育起源問題在歷史上有如下幾點觀點:_____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說、________、________。
2.中小學教師的素質要求可以概括為:________、教育理論知識與技能、________。
3.________是全部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4.影響人發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02年通過的“________”學制,基本參照美國的學制,通常又稱“________”學制,這是舊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學制。
6.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國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思想的是________,在國外,啟發式教學始于古希臘的________。
8.________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
9.班主任爭取家長配合,與家長聯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家長會、________。
10.課程評價的CIPP模式包括四個步驟:背景評價、輸入評價、________和成果評鑒。
11.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課程分為工具性課程、________課程、技能性課程和實踐住課程。
12.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________。
13.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________。
14.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
15.在德育的認知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兩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問題叫做________。
16.我們把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稱為________。
17.從德育的角度來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原則。
18.班級目標管理是一種以________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
19.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以及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反映了建立以________的班級管理的機制。
20.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型、________型、放任型。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古代學校教育有哪些特征?
2.教育從哪些方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3.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4.確立教育目的客觀依據有哪些?
5.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有哪些?
四、論述題(共15分)
試論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移動端訪問: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經典測試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