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5.3閱讀理解能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03
550

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所謂“要點”,《現代漢語詞典》認為是“話或文章的主要內容”。材料的內容要點,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材料內容的精要之處。
(一)歸納內容要點的途徑
1.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
在具體的材料中,概括性的語句與具體的敘述描寫或闡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尋找概括性語句來概括內容要點。是最重要的途徑。材料中局部內容要點的歸納,一般說來,也可以運用這一方法。
2.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
為了防止內容要點的遺漏,應對相關文字作大致的層次分析。
3.提取精要,獨立歸納
有的文章,雖然有概括力強的語句,但與試題要求歸納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學作品并沒有相應的概括語句。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求我們根據要求,認定范圍、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語言獨立概括。
(二)歸納內容要點應該注意的問題
歸納內容要點的前提是對文章內容有準確的理解.對文章的寫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斷。在此基礎上還應注意兩點:
1.盡可能用原文中的詞語作歸納
這是就獨立歸納而言的。盡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詞語組織答案,可以防止歸納的不準確。
2.防止要點遺漏
要點遺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對相關文字作層次分析。 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一能力點,是在歸納文章內容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進一步要求。
(一)什么是作者的觀點態度
所謂觀點,就是作者對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謂態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包括肯定與否定、愛與憎、褒與貶,以及某種程度的保留等。
作者的觀點態度,在不同類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現形態。一般說來,論說性的文結字是明朗的、直說的:文學作品則比較含蓄。論說性的文章中,中心論點、分論點以及某些論述,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敘述性的文學作品,一般以寫人、敘事、寫景見長,觀點態度等不直接說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孫犁的散文《黃鸝》,由實而虛,經過幾番推導,而不斷飛躍,呈現出一種“哲理升華”的情致美。讀完全文,經過一番揣摩,就可以領悟到溶化在藝術畫面里的生活感受和得到的人生見解,感受到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破壞人生和文藝“極致”的義憤。
(二)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途徑
途徑多種多樣,主要有三條:
1.從概括性強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觀點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強而又表達某種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觀點態度。
2.從文中運用的材料人手
文中運用的材料.不論是事實還是文獻資料,總是要表達一定的觀點的。因此,從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重要途徑。
3.從作者的評述入手
有時候.作者把自己的觀點態度隱含在具體的評述之中而不直接說出。這就要求從分析具體的評述人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三)分析概括觀點態度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應注意下列兩點:
1.要整體把握文意全文的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觀點態度固然要注意這一點,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現的觀點態度,也應如此。這是解答這類試題的前提。
2.要準確理解語句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句來表現的。對語句理解不準確,分析概括就會出錯。
六、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
(一)什么是推斷
根據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是閱讀材料之后的一種發揮和再創造過程,是一種根據已知的事實或前提進行邏輯推理得出新判斷的能力。它必須遵循“原文”至上的原則。任何推斷都不是空穴來風,都必須從材料本身出發,從材料具體內容出發,是材料的生發與拓展。
原材料中需要“推斷”的內容,主要有以卜情況:①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
②作者在材料中對某一方面事物的發展暗示了一種傾向。
③材料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對這些材料的綜合可以推測出某一方面的發展。④作者對某些觀點或現象的個人看法,或對某些事物的評價態度。
⑤結合現實社會生活或科技發展等有關常識,可推測某一新的發現、認識的前景。
推斷有歸納概括性推斷和理解性推斷兩種。推斷要有根據,不可主觀武斷,原因(條件)與結果之間要有必然的邏輯聯系;想像要合理,合乎事理、情理。
推斷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面對歸納性推理,要根據材料中相關信息點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出概括性的結論。
②面對理解性推理,要分析材料的外在意義,體悟作者內在的思想傾向;把握作者行文脈絡、內在感情的變化,推斷深層的意蘊。
(二)技巧分析
1對材料整體內容的全面理解,對基本信息的準確提煉
首先應在整體閱讀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傾向、觀點態度,篩選出文中的有關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觀點之問的區別及作者對它們的評論或看法。
2抓住文章中的隱含信息
挖掘有關材料或信息中的隱含信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或者是材料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者是作者對問題的發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題者對某一問題變換了一個角度.或者在材料的分析總結中臨時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觀點,或者是時間、地點等因素的變換,等等。
3注意一些關鍵語言環節
語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應密切關注,抓住了某些關鍵詞語也就可能找到了打開思路的鑰匙。如表時間、趨向、主次、判斷、因果、類比、總結概括等語句,句式上的因果、轉折、條件等。材料中要點設置的常見語言形式有:今后將成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獲得解決,有可能實現,……是絕對不可能的,將有重大意義,因此人們產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結果,必須……否則將不能實現,……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作者對這一點是持否定(肯定)態度的,可以進行某項試驗,已經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結論、線索),與某種現象(做法、問題)一樣此問題也將成為……等等。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5.3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