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2.2:幼兒教育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633

第二節 幼兒教育
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幼兒教育是指托幼機構對幼兒施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
一、幼兒教育的性質
我國幼兒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國家通過立法、制定方針政策來保證它的實施,通過行政管理體系來領導和貫徹落實。
(一)基礎性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世界各國已經認識到,教育落后阻礙著國家的發展,所以教育就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基礎性措施。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個體早期的全面健康發展、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與效益,提升國民素質、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具有重要價值,這是學前教育基礎性的體現。
(二)公益性
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學前教育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我國教育是一項公益性的事業”、“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堅持教育的公益性是我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江澤民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也指出,“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教育是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在《教育產品性質和對教育的經營》一文中根據經濟學所給定的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定義將教育產品的性質細分為五大類:具有純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基本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具有純私人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和基本具有私人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由此觀點,每一級每一類教育都有至少兩種性質的教育產品,但為有利于明確界定和實際操作,教育界目前多數認同將教育產品大致劃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
所謂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學前教育既包含了公辦幼兒園這樣由政府提供經費的基本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又包含了民辦幼兒園這樣由社會、個人投資的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和私人產品性質的教育服務,從總體上來說國家將其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學歷教育劃為一類,屬于準公共產品。由于學前教育定義為準公共產品,公共財政對其教育產品的支持也采取相應的方式,從利益獲得原則出發,教育成本由國家財政和受益者共同承擔,社會力量也發揮一定作用。未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應當將其納入義務教育,定性為公共產品,這樣更為合理和規范,利于教育公平的實現。學前教育的價值無論從個人、家庭還是社會來看無疑都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必須加深對學前教育的認識,盡早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成為面向所有適齡兒童的公共產品。充分發揮其價值。
移動端訪問: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2.2: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