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基礎考點四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529

(三)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1、教育科學研究的含義與特征
含義:教育科學研究是采用科學方法,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實踐中的事實,進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從而發現和認識教育現象的本質和客觀規律。
特征:
1)問題性
這是首要特征,從研究活動的一個相當完整的周期看,是以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為起點,以解決問題并提出新問題為終點的一種理性的探究過程。從實質上講,教育科研是對教育領域未知問題提出解答。
2)繼承性
所謂繼承性就是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基礎上進行。進行科學研究就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顯出自己的高大??辞叭嘶蛩耸窃鯓友芯康?,研究過的,沒有意義,沒有人研究過的或是研究不深入的是最有價值的。
3)創造性(或創新性)
這是本質特征。要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揭開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創新就是再創造,具體表現為:(1)發現了教育過程的新事實、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新見解或對原有的事實做出新的解釋。(2)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原有教育理論提供新例證、補充、說明或修正。(3)提供教育工作中的新方法,或從實質上改進原有的方法。(4)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不能光淺談)提出新的教育理論。概括地說,能不能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提供新材料,發現新方法,形成新理論,這是界定是不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根本依據,對教師來說形成新理論比較困難,不能以之重點,基層學校主要解決前四項。
4)群眾性
教育科研不僅是教育理論工作者的任務,而且是教育實踐者的任務。中央提出:“只會教書,不會搞科研的教師不是合格教師”。中小學教師不能只當教書匠,不能光做蠟燭,要講價值,要做太陽,在點燃學生思想智慧火花的同時,展示自己,也要成名成家,成為專家型的。
2、教育科學研究的過程
(一)確定研究課題
1、研究課題定義:研究課題是一個有待于解決、驗證或回答的問題。
2、研究課題的表述
(1)研究課題不宜用判斷句(肯定句),課題的表述不能論文題目那樣的語句來表述,可以用疑問句或陳述句。
(2)研究課題應是個有確定含義的具體問題,太籠統不可以。比如“德育規律的研究”,“德育規律”太不具體,無從下手研究。課題表述要準確,比如“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研究”現在“應試教育”不再提了,再提“轉軌”就更不合適,當今社會,不會考試的人沒法生存。
(3)課題表述要完整
表述時要把研究的問題、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方法說清楚。如“河北省中小學課業負擔的調查”、“河北省中小學”是研究對象,“課業負擔”是研究的問題,“調查”是方法。研究對象的范圍不宜太大,比如“中國教育現狀之研究”就太大了。
3、課題來源
(1)來源于上級科研部門的課題指南。
(2)查閱文獻資料,主要是從報刊、雜志,尤其是教育科研雜志上借鑒而來。
(3)從教育實踐中來。
中小學教師都是教育實踐者,可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但選題要注意研究的必要性和價值,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適應需要原則,也就是說有用,能用的上。
第二,學術價值原則。
第三,突出重點發展原則。
第四,科研量力性原則(注意自己的能力),應是自己熟悉的,有經驗體會的。
第五,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
選擇課題力求結合實際,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難。另外,還要注意興趣和需要。
(二)查閱文獻資料進行課題論證
1、查閱文獻資料的作用。第一防止重復研究;第二豐富我們的研究構思,可以學習借鑒為我所用;第三,為一些變量的界定作準備。凡借鑒來的參考文獻的摘錄,要寫清出處,這樣既有對原作者的尊重,又給讀者一個信息,說明很多表述是有根據的,同時也提高了論文的價值。
2、課題論證的主要內容
進行課題論證的目的,一是給自己論證,看合適不合適,二是給上級科研管理部門看。課題論證就是填寫課題立項申請書,也叫課題報告。主要內容:
(1)課題全名(明確表述)。
(2)研究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稱等,集體項目的填負責人。
(3)論證:第一項,寫問題的提出。第二項,研究的主要內容要寫具體。第三項,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第四項,研究的方法。第六項,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七項,研究成果的表術形式,是論文、專著、報告、軟件等。第八項,經費預算。第九項,領導意見。
這些內容都最好用電腦打印。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基礎考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