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常考點學生指導測試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11-04
494

單項選擇題
1.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思維過程屬于( )。
A.聯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2.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最終是要讓學生( )。
A.學會生存
B.學會思考
C.學會學習
D.學會分析
3.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 )的特征進行。
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4.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本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強化,但通過觀察他人某種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將這種現象稱為( )。
A.內在強化
B.負強化
C.替代性強化
D.無意強化
5.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6.課堂上有的學生會開小差,這屬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轉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穩定
7.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動因不包括( )。
A.教師的熱情
B.教師淵博的知識
C.教師對學生的期望
D.教師對學生的信任
8.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屬于( )。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9.我國學校德育內容的“主旋律”是( )。
A。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B.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勞動教育
C.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教育
D.愛國主義、勞動教育和理想教育
10.一名教師在走到安靜的教室門口故意咳嗽兩聲,目的是引起學生的( )。
A.無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隨意注意
11.個體遵守紀律的心理發展歷程中的強化階段是( )。
A.0~6歲
B.6~9歲
C.9~16歲
D.16歲至成年
12.安安平時比較踏實.遇事沉著、冷靜,但卻比較死板,靈活性不足。她應該屬于( )類型。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
13.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叫作( )。
A.知覺
B.記憶
C.注意
D.思維
14.力求本學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學期的獎學金,屬于( )。
A.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B.直接的近景性動機
C.高尚的動機
D.成就動機
15.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實施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16.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
A.二年級
B.三年級
C.四年級
D.五年級
17.小學生在記課堂筆記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屬于(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無意注意
D.隨意后注意
18.觀看乒乓球抽球錄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確度來演示這一動作的動作技能目標是( )。
A.模仿
B.準確
C.連貫
D.習慣化
19.我們常說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其標準是根據心理健康三層面中的哪一層的標準?( )
A.非病狀態
B.良好適應狀態
C.理想狀態
D.正常狀態
20.碘缺乏會導致兒童、青少年( )。
A.甲亢
B.無力
C.心理疾病
D.生長發育和智力受影響
21.小學德育工作中常用的獎懲屬于( )。
A.榜樣示范
B.品德評價
C.陶冶教育
D.說理教育
22.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
23.只要給足了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內容都能達到掌握的程度。這是( )。
A.意義學習
B.機械學習
C.發現學習
D.掌握學習
24.只能進行自我中心思維的兒童,其認知發展處于( )。
A.前運算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5.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
A.嘗試一錯誤說
B.認知一發現理論
C.聯結一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常考點學生指導測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