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1.6小學學校管理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19
623

第六節 小學學校管理
一、學校管理概述
(一)學校管理的概念
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在一定社會環境條件下,遵循教育規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有效實現工作目標而進行的一種組織活動。
(二)學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學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對象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
學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學校的正副校長以及各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員,此外也包括學校的教職員工。
學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學校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目前學校的領導體制是校長負責制。即校長是學校的行政首長,他對外代表學校,對內全面領導和管理學
校。校長是學校行政工作的決策者和統一指揮中心,對學校的辦學方向、教育質量和社會效益,負有完全責任。校長負責制必須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礎上.學校黨組
織發揮監督保證作用。
學校管理對象是學校的人、財、物、事(工作)、信息、時間和空間等,他們是學校管理活動的客體或被管理者。
(三)學校管理的特點
1.學校管理過程和教育過程密切結合,發揮學校整體功能,是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的過程。
2.學校管理過程是調節學校各人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
(四)學校管理的原則
1.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
2.教學為主.全面安排原則。貫徹這個原則,要注意:(1)樹立以教學為主的辦學思想。(2)采取措施,切實保證教學為主。(3)要全面安排好學校各項工作。
3.民主管理原則
貫徹這個原則,要做到:(1)依靠教師辦學。(2)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4.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原則
貫徹這個原則,要做到:(1)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2)充分發揮學校人、財、物、時的效能。
二、學校管理過程
(一)學校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計劃、實施、檢查和總結
1.計劃
學校管理的起始環節是制定學校工作計劃。計劃是全校人員的行動綱領。是管理過程后續環節的依據。
計劃的種類:學校工作計劃(學年的或學期的)、部門工作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少先隊工作計劃。其中學校工作計劃,規定學校工作總任務和總要求,是制定其他各種計劃的依據。
2.實施
實施是將計劃變為行動。實施是管理過程的中心環節。實施計劃是全員的責任,各機構各成員都必須按計劃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完成規定的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領導要做好組織、指導、協調、激勵等工作。
3.檢查
檢查是了解計劃執行情況,發現和解決問題,以期獲得良好效果的措施。檢查種類有經常檢查和定期檢查;自上而下的檢查和自下而上的檢查;互相檢查和自我檢查。檢查常用的方法有聽課、觀察、談話、資料分析、參加會議、聽取匯報、質量評估等。
4.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是對學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質量作出實事求是的評估.把工作的主要經驗加以總結,以便得到推廣,并從缺陷和失誤中取得教訓,從而進一步改
進學校工作。做好總結,要注意下列要求:(1)總結要以實際效果為依據。(2)要在日常檢查的基礎上進行。(3)要抓住重點問題進行總結。(4)要善于依
靠群眾。(5)總結工作還要與交流經驗、評選先進、表彰先進結合起來,以收到更好的總結效果。
(二)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學校組織的管理溝通
溝通是信息在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交換的過程。在一所學校中各種事物的決策、計劃、組織、控制、領導和創新要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徑:管理系統中的層級越高,管理工作中溝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溝通的功能
(1)信息傳遞功能。
信息傳遞是溝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過達到這一目的才得以實現。(2)控制功能。
(3)激勵功能。
(4)情感交流功能。
2.學校溝通的形式——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正式溝通是指按照學校機構設置的渠道所進行的信息傳遞。一般可以分為下行、上行、平行和斜向幾種渠道。非正式溝通是指在正式溝通之外的信息傳遞,一般有
三種渠道,即個人之間的自發交往、非正式的接觸或聚會和社會傳聞。3.學校組織的溝通障礙學校組織的溝通障礙有主觀方面的障礙、客觀方面的障礙和溝通渠道
方面的原因。要克服上述的溝通障礙。可以從許多方面改善溝通的狀況,如在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關系:使用恰當的、準確的語言文
字;選擇最佳溝通媒體;注意信息的時效性;重視對信息的反饋。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1.6小學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