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素質復習資料4.4外國文學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8-27
529

5.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啟蒙文學猛烈抨擊社會制度,積極宣傳革命理想,宣傳自由、平等、博愛和“天賦人權”的思想,帶有鮮明的哲理性和政治傾向性,在啟迪人們的革命意識,推進資產階級革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啟蒙文學家在繼承傳統文學創作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文學形式,如哲理小說、書信體小說等。啟蒙文學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
18世紀的啟蒙文學,主要包括法國啟蒙運動和德國民族文學。
(1)法國啟蒙文學
從18世紀20年代開始,啟蒙文學逐漸成為當時法國文學的主流。早期的啟蒙文學作家主要是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盧梭作為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文學家。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第-個啟蒙作家,主要文學作品是書信體諷刺小說。其代表作《波斯人信札》以路易十四和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兩個旅法的波斯青年與家人通信的形式,評述法國的政治、宗教、社會問題。這是-部揭露性、諷刺性很強的作品。
伏爾泰(1694—1778),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他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生熱愛戲劇,主要從事戲劇創作,劇本達50多部。
哲理小說是伏爾泰開創的新的-種寫作體裁,他-生創作了近30部哲理小說,這是他對世界文學最重要的貢獻。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
1749年,盧梭為第戎學院寫了-篇應征論文《論科學和藝術》獲得極大成功。1755年第戎學院再次征文,盧梭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文應
征,引起了更大的反響。他以辯證的方法論述了人類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觀念的產生和私有制的出現。這兩篇文章表現了盧梭驚世駭俗的叛逆思想,因而震驚了歐洲。
奠定了他在歐洲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
盧梭的代表作《新愛洛伊絲》、《社會契約論》、《愛彌爾》及《懺悔錄》等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2)德國民族文學
18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啟蒙主義文學進入了高潮,歌德、席勒-起把德國的古典文學推向高峰,不但為德國民族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且為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偉大詩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時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對當時德國的丑惡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向封建的德國社會進行了公開挑戰。
《浮土德》是歌德以畢生心血完成的-部杰作。它與《荷馬史詩》、《神曲》等齊名,被文學史家認為是史詩性的巨著。
《浮士德》取材于德國16世紀的民間傳說,創作時間長達60年之久,以詩劇的形式寫成,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發展為線索,寫他探索真理的-生。
約翰?克里斯托佛?席勒(1759—1805),18世紀德國杰出的詩人和戲劇家。其代表作《陰謀與愛情》、《奧爾良的姑娘》、《威廉?退爾》等。
《陰謀與愛情》發表于1782年,是席勒青年時期的代表作。它直接取材于德國現實,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最優秀作品之-。
《奧爾良的姑娘》寫法國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故事。劇本的愛國精神對1813—1815年的德國解放戰爭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被稱為德國解放戰爭的前奏曲。
《威廉?退爾》是席勒的最后-部劇作,也是他后期創作中最好的作品,描寫瑞士人民不能忍受種種壓迫,秘密地組織聯盟,高呼“不自由,毋寧死”“禍福相共,生死與同”的誓言。走上了斗爭的道路。
移動端訪問:小學綜合素質復習資料4.4外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