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737

2004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試題(2004年9月19日啟用)
一、選擇題:
1.下面哪一句話是出自中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中( ).
A.“有教無類” B.“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C.“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 D.“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于至善.”
2.西方古代最早提出“自由教育”主張的思想家是( ).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昆體良
3.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盧梭 C.赫爾巴特 D.裴斯特洛齊
4.教育的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爾洛 B.盂祿 C.恩格斯 D.佩西·能
5.兒童身心發展關鍵期的存在說明了人的發展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平衡性
6.從課程類型上說, 研究性學習屬于( ).
A.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B.分科課程 C.隱性課程 D.核心課程
7.“道而弗牽, 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 體現了教學的哪一項基本原則(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8·在社會發展中存在一些全人類共有的思想道德范疇, 需要通過德育加以傳播, 這個特征稱為德育的( ).
A.歷史性 B.階級性 C.科學性 D.繼承性
9.班級教育中的“平行教育原則”的提出者是( ).
A.馬卡連柯 B.蘇霍姆林斯基 C.贊科夫 D.楊賢江
10.學校的中心工作是( ).
A.課外活動. B.教學C.社會實踐 D.生產勞動
二、填空題:
11.“人皆可以為堯舜”體現了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發現法”的提出者是美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人的身心發展動力問題上, 茍子的性惡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
14.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15.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現代西方學制形成的兩條基本路線:一條是自上而下的發展;另一條是_____________.
17.師生關系的基本類型包括:專制型、放任型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學科課程標準一般由其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程內容和實施建議等構成.
19.整個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是國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導思想, 是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 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總方向.
移動端訪問:2004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