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08
505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ACDBB CCABC
二、填空題
1.布魯納2.教育現代化3.經濟發展水平4.個別差異性5.合格公民6.中世紀的大學7.精神生產勞動8.無意識性9.理論聯系實際原則10.活動和交往
三、判斷分析題
1.正確(2分)。教育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的社會制約性就是指教育受其他特定功能的社會子系統的影響。表現為社會是教育發展的基礎、依據、資源、動因、尺度和歸宿。(3分)
2.錯誤(2分)。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質前提。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的是生理基礎與可能性,環境才是人的發展的現實基礎。(3分)
3.正確(2分)。管理者是教師應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主要是指教師應對學生在學校的主要學習活動進行組織管理。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校是以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學習和活動的,教師要為教育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秩序,使學生的活動有計劃、組織、秩序和效率。(3分)
4.錯誤(2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于雙重的地位,他們既是教育的課題,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3分)
四、簡答題
1.人的發展同其所處的社會生活條件是相聯系的;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制度條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每點1分。
2.“二戰”后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學制改革,不斷完善本國學制;重視學前教育;小學入學年齡提前,義務教育年限延長;高等教育多樣化;終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視。每點1分。
3.美國學者弗勒根據教師關注的內容,把教師職業生涯分為四個階段;教學前關注的階段;早期生存關注階段;教學情景關注階段;關注學生的階段。每點1分。
4.班級是學生集體的基層組織,是學校進行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性;有利于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養社會交往能力;可以滿足學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每點1分。
五、論述題
1.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5分)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論基礎是鄧小平同志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2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就要采取措施加快科學技術技術進步,真正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2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戰略決策,對于發展教育事業和科學技術事業,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3分)。結合國情3分。
2.談話法是指教師通過和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相互交談來進行教學的方法。包括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4分)談話法的優點是:第一,易于使學生保持注意和興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第二促進學生思考;第三,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4分)。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師要作充分準備,對談話的內容,要求提問的對象等都要周密準備,并擬訂談話提綱;第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難易適度,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問題要有啟發性,形式要多樣化;第三,談話時,教師要注意啟發引導,因勢利導;第四,談話結束后,應結合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小結。(4分)結合實際3分。
移動端訪問:2008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