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1.4教師成長與發展基本途徑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575

(三)教學決策訓練
教學決策訓練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將要教授的班級狀況的基礎上,新手型教師在指導者的指導下觀看其他教師對此班級的現場教學或教學錄像,從中找到自己教學的最佳行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指導者會向新手型教師展示更恰當的教學行為,同時給予說明,因此新手型教師可以獲得近乎實際上課的教學經驗,從而改善其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1967年.特韋爾克(Twe11ker)設計了訓練教學決策的程序:
1.向受訓者提供即將教授的班級、學生狀況信息,包括學業水平、學習風格、班級氣氛等;
2.讓受訓者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錄像,在指導者的指導下吸取自己認為重要的成分,供自己教學所用。
(四)反思教學經驗
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即反思性實踐.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要求教師具有做出理性選擇并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建立在對教學的道德責任以及技術性教學的實際效果的分析基礎上”。
反思訓練是提高新手型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對象,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改善自身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水平的過程。
波斯納認為.經驗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并不能對教師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
教師的反思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對于活動的反思,是教師在完成活動之后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想法的反思;第二,活動中的反思,是教師在做出行為的過程中對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想法的反思;第三,以上面兩種反思為基礎,總結經驗,并指導以后活動的反思。
教師反思的環節包括以下四個階段:具體經驗一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一積極的驗證。
1.具體經驗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促使教師意識到自身問題的存在,并明確問題情境。
2.觀察分析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廣泛地收集、分析相關的經驗,特別是自己教學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教學行為,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
3.重新概括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在明確了問題情境之后,重新審視自己,尋找新的思想和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積極驗證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開始使用自己獲取的新策略來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觀察其是否有效。
布魯巴奇提出了教學反思的四種方法。
1.反思日記。教師在一天的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寫下自己的經驗,與指導教師共同分析。 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并對此進行討論分析。 3.交流討論。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就課堂上發生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解決方案,并為所有教師所共享。4.行動研究。教師及研究者為弄清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實質,探索更先進的教學方案,采取調查和實驗研究的方法,直接著眼于教學實踐的改革。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1.4教師成長與發展基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