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4.4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0-14
551

第四節 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高頻考點提要
1.藝術鑒賞知識;2.中外古代藝術成就。
高頻考點速記
一、藝術鑒賞概述
藝術鑒賞定義:讀者、觀眾、聽眾憑借藝術作品而展開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審美再創造活動。鑒賞的本身便是一種審美的再創造。
藝術鑒賞性質:是人們對藝術作品進行的非反思性的審美接受活動。是人們在接受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通過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復雜作用進行藝術再創造,并獲得審美享受的精神活動。
特征:
?、俪錆M著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诔錆M著情感與想象。
?、鄢錆M著積極主動的審美再創造。
?、艹錆M著審美通感與個人審美的偏愛與差異。
二、藝術鑒賞活動展開的基本條件
1.藝術品必須是具有審美魅力、審美內涵、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
2.鑒賞者必須是具有一定藝術素養、文化知識、生活閱歷、審美能力的審美主體。
3.鑒賞者必須和審美鑒賞對象之間建構起相應的審美關系。
三、藝術鑒賞的意義
概括起來講,藝術鑒賞作為一種審美再創造活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藝術家創作出來的藝術品,必須通過鑒賞主體的審美再創造活動,才能真正發揮它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
第二,鑒賞主體在藝術欣賞活動中,并不是被動、消極地接受,而是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審美再創造。
第三,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講,藝術鑒賞同藝術創作一樣,也是人類自身主體力量在審美活動中的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
四、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
第一,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大量鑒賞優秀作品的實踐。大量地、經常地鑒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們藝術修養與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
第二,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熟悉和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規律。
第三,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
第四,藝術鑒賞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相應的生活經驗與生活閱歷。
第五,美育與藝術教育在培養和提高藝術鑒賞力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五、藝術鑒賞中的心理現象
(一)藝術鑒賞中的多樣性與一致性
(二)藝術鑒賞中的保守性與變異性
六、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
(一)注意
鑒賞藝術作品,顯然離不開“注意”的心理功能。藝術鑒賞的最初階段,就需要鑒賞主體的整個心理機制進入到一種特殊的審美注意或審美期待狀態,從日常生活的意識狀態進入到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狀態之中,使主體從實用功利態度轉變為審美態度。
(二)感知
藝術鑒賞心理是以感知為基礎的,它包含感覺和較復雜的知覺。
(三)聯想
聯想可以分為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自由聯想和控制聯想等。
(四)想象
藝術創作不能離開想象,藝術鑒賞離開了想象也同樣無法進行。想象可以分為創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兩種類型。藝術鑒賞活動以再造想象為主,同時也包含有一定的創造想象。
(五)情感
藝術鑒賞中,情感作為一種審美心理因素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強烈的情感體驗,正是審美活動區別于科學活動與道德意識活動的人為顯著的特點。
(六)理解
藝術鑒賞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廣泛滲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動中,構成完整的審美心理過程。因此,審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邏輯思維,而是往往表現為一種似乎是不經思索直接達到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
七、藝術鑒賞的審美過程
(一)藝術鑒賞中的審美直覺
所謂審美直覺,是指人們在審美活動或藝術鑒賞活動中,對審美對象或藝術形象具有一種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與領悟的能力,使人剎那間暫時忘卻一切,聚精會神地觀賞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審美愉悅之中。許多西方美學家都提到過審美與藝術活動中的直覺性。
(二)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
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作為整個審美過程的中心環節,是指鑒賞主體在審美直覺的基礎上,達到藝術審美活動的高潮階段,調動再創造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激起豐富的情感,設身處地地生活到藝術作品之中,獲得心靈的審美愉悅,把外在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轉化為鑒賞者自身的生命活動。
(三)藝術鑒賞中的審美升華
作為藝術鑒賞活動的最高境界,審美升華是指鑒賞主體在審美直覺和審美體驗的基礎上達到一種精神的自由境界,通過藝術鑒賞的審美再創造活動,在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中直觀自身,實現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八、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教育者要想將藝術鑒賞的這種規律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需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一)充分揣摩作品內涵
(二)引導受教育者主動參與
(三)為受教育者提供理性指導
(四)自主探究,實現教育功能
移動端訪問:中學綜合素質熱門考點4.4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