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7-23
760

三、試卷結構
模 塊 | 比 例 | 題 型 |
學科知識 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 教學評價 | 30% | 單項選擇題 |
學科知識 教學設計 | 43% | 教學設計題 |
學科知識 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 教學評價 | 27% | 案例分析題 |
合 計 | 100% | 單 項 選 擇 題 : 約30% 非 選 擇 題 : 約70% |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學習《聲聲慢》,有學生提出課文的插圖有錯誤,窗前的菊花太繁盛,沒有“滿地黃花堆積”的凄清之感。下列教師的課堂評語中能夠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一項是
A.插圖問題我們還是課下再討論,好嗎?
B.有點道理,大家看看插圖還有沒有其它錯誤?
C.很有批判意識,敢于質疑教材,大家為他鼓掌。
D.觀察很仔細,來描述一下你體會到的凄涼之感吧。
(2)閱讀《祝福》教學實錄的片段,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生1:我認為祥林嫂不是他殺,是自殺!
(學生一片嘩然)
師:殺出程咬金來了,說說你的觀點。
生1:如果當初祥林嫂不從婆家逃出來,是不是也就不會改嫁?
生2:我認為還是會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會被虐待致死。
生1:她再到魯鎮之后,魯四老爺家還是收留了她,不讓她做祝福的事,不做就是了。她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3:這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與不差的問題,這是精神打擊,比肉體折磨更痛苦!
生1:她也可以到魯鎮以外的地方去呀,興許在李鎮、王鎮能找到活干呢。
生4:“天下烏鴉一般黑”,李鎮有李四老爺,王鎮有王四老爺。
師:你們的討論已經涉及小說的社會環境。請大家閱讀第一二段,想一想“魯鎮”是一個怎樣的環境。
A.教師能抓住討論的焦點,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B.學生討論沒有涉及問題的實質,影響了教學進度。
C.教師允許學生自由發表觀點,體現了他對學生的尊重。
D.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探究故事發生的背景。
2.教學設計題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1)~(3)題。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課文介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為某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中的一首詞。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為:《將進酒》《閣夜》《李憑箜篌引》《蘇幕遮》(燎沉香)。
單元介紹
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學習有感情地吟詠、誦讀作品,在古典詩歌音樂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相關規定
可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對有興趣嘗試詩歌散文創作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應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教學中不要一味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
學生情況
高二年級。班額50人。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能夠投影實物。
問題:
(1)根據以上材料,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并說明確定的依據。
(2)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過程,簡要說明每個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
(3)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賞析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