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高級中學《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7-23
617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一束單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個表面上,經兩次折射后從玻璃板另一個表面射出,出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側移了一段距離。在下列情況下,出射光線側移距離最大的是
A.紅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B.紅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2)兩個平行放置的大金屬板M和N處于靜電平衡狀態,四個表面的電荷面密度從左到右依次為,如圖示。不考慮邊界條件,則有
2.計算題
(1)法拉第曾提出一種利用河流發電的設想并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兩塊面積均為S的矩形金屬板,平行、正對、豎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間距為d;水流速度處處相同,大小為v,方向水平;地磁場磁感應強度的豎直分量為B,水的電阻率為ρ;水面上方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通過絕緣導線和電鍵K連接到兩金屬板上。忽略邊緣效應,求:
①該發電裝置的電動勢;
②通過電阻R的電流強度;
③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
(2)如圖示,某人從井中提水。水桶離開水面時裝有10.0kg的水,由于漏水,水桶每升高1.00m要漏去0.20kg的水。求:人勻速地將水桶從水面提升10.0m到達井口時所做的功。
3.案例分析題
某教師為了了解學生對電路、安培力、左手定則等知識的綜合掌握與運用情況,設計了若干檢測題,其中第5題如下。檢測結果不
少學生選擇了C選項。
(1)分析學生答題錯誤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答出2個即可)?
(2)針對其中由物理知識方面導致的錯誤,創設一個問題情境,用于幫助學生學習。
4.教學設計題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教學設計。
材料一:高中物理《物理1》某教材“自由落體運動”一節內容節選
材料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與“自由落體運動”相關的“內容標準”
“通過史實,初步了解近代實驗科學產生的背景,認識實驗對物理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經歷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能用公式和圖像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材料三:教學對象為普通高中高一學生,課前已掌握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知識。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簡要分析材料一內容在“自由落體運動”一節中的作用
(2)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并說明設計思想。(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