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初級中學《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7-23
726

三 、 試卷結構
模 塊 | 比 例 | 題 型 |
學科知識 | 41% | 單項選擇題 簡 答 題 解 答 題 |
課程知識 | 23% | 單項選擇題 簡 答 題 論 述 題 |
教學知識 | 10% | 單項選擇題 簡 答 題 |
教學技能 | 26% | 案例分析題 教學設計題 |
合 計 | 100% | 單 項 選 擇 題 : 約27% 非 選 擇 題 : 約73% |
四、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設為兩個不同的平面,直線
,則“
”是“
”成立的什么條件?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
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2)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一種常見的小結方式是:結合板書內容梳理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學習思路,同時提醒學生課下復習其中的要點。這種小結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華情感,引起共鳴 B.點評議論,提高認識
C.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D.總結回顧,強化記憶
2.簡答題
(1)為什么 (-1)+(-1)=(-2)?
(2)一位教師講了一堂公開課《函數》,多數聽課教師認為他講出了函數概念的本質,但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現在課堂提問方面。你認為應注意哪些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請結合自己對函數的教學設想來談)?
3.解答題
(1)已知數列為等比數列,
,又第
項至第
項的和為112(
<
),求
的值。
(2)設, 證明:
4.論述題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把函數安排在代數式與方程之后。談談你對于這種安排的看法。
5.案例分析題
閱讀下面教學片段,結合案例,闡述數學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張老師在講授“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定理”時,提出如下問題:如圖,等腰中,AD是底邊BC上的中線,
,試問AD還具有什么性質?
學生:AD把分成兩個全等的三角形。
(學生發現重要結論,但卻不符合教師的教學設計,于是老師進行了“誘導”)
教師:AD和BC是什么關系?
學生:。
(教師唯恐浪費時間,直奔教學主題)
教師:AD和BC垂直不垂直?
學生:(原來如此).
教師:那么AD是的什么線?
學生:AD是底邊BC上的高。
(教師認為達到了預期目的,嘆了口氣,卻沒有繼續追究的原因).
6.教學設計題
請你創設一個引入“負數的概念”的問題情境,并完成本節課引入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