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3.5教學理論及其運用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4
897

四、發展教學論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教學與學生的發展問題就已經為全世界教育學界所關注。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識到了傳統教學體系的弊端,認為必須對其進行根本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從l957年至1977年的20年間,贊科夫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實驗研究,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小學教學新體系。由于其思想核心是著眼于兒童的一般發展來進行教學的,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因而贊科夫的教育理論被稱為“發展性教學”。
(一)“發展性教學”的基本理念
“發展性教學”的基本理念是“以最好的效果,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即“系統地、有目的地在學生的發展上下工夫”。“一般發展”有其特定的含義,也是理解“發展性教學”的關鍵。
關于“一般發展”的含義和內容,贊科夫本人先后多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過論述。贊科夫發展性教學體系中的所謂“一般發展”,既不同于智力發展,也有別于特殊發展,還不同于全面發展。“一般發展”指的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發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個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贊科夫認為,不是任何一種教學都能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他批評傳統教學只是單純追求掌握知識和技能技巧,未能揭示出掌握知識過程中,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因而,不可能解決學生的一般發展問題。發展性教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進兒童一般發展要求的教學。
(二)“發展性教學”的教學原則
贊科夫從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結合自己多年的實驗教學經驗,概括出了5條教學原則。
1.以高難度進行教學的原則
依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贊科夫認為教學不應停留在現有的發展水平上,而應該使教學任務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頭,推動和促進兒童發展。這就要求教學目標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
2.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
針對傳統教學中復習的濫用,以及嚴重的形式主義和繁瑣哲學,贊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教師講的東西,只要學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講,不必原地踏步。贊科夫所講的“高速度”,絕不是趕進度,開快車。他認為在課堂上匆匆忙忙,趕快把盡量多的知識教給學生,是與發展教學體系格格不入的。他主張教師和學生都穩穩當當地工作,教師要不吝惜時間,耐心地聽學生把話說完;也不要吝惜,跟兒童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時間。這樣的教學將會得到加倍的報酬。
3.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
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強調理論知識在學生認識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它是對傳統教學中量力性原則要求教學要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的質的修正。
4.使學生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
使學生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告訴學生:哪些教材應該熟記,哪些教材不必記,知識之間是怎樣聯系的,錯誤是怎樣發生的,應該如何防止。它強調的是教會學生探討和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5.使全班學生(包括后進生)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針對傳統教學中對后進生采用無限制地增加操作性練習的做法而提出來的。他認為,對于后進生更加需要在他們的發展上不斷地下工夫。下了這樣的工夫,就能使后進生在一般發展上得以進步。大量的操作性練習,只能加重后進生的心理負擔,阻礙其獲得一般的發展,使他們更加落后。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3.5教學理論及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