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報名 報考指南 報考條件 成績查詢 資格認定 考試教材


        學科資料 歷年考題 考試技巧 面試教案 面試技巧 答辯/結構化

        幼兒《綜合素質》章節考點4.1文化常識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8-13
        859

          五、科舉制度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20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余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余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后,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后便可升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旬,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人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日:‘君賜不可違也。”’【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

          【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茍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國子監】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官的祭酒,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三國志·呂蒙傳》:“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在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人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區的學政。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后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于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示例】

          中國科舉制度創始于()。

          A,秦B,漢C,隋D,唐【答案】C。

          六、中外古代藝術成就

          (一)繪畫

          1,中國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人。擅畫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與陸探微、張僧繇并稱“畫界三杰”。其繪畫的傳世摹本有《女史箴圖》卷、《洛神賦圖》卷、《列女仁智圖》卷等幾種,以《洛神賦圖》數量最多。此外,他所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藝術觀點對后世影響極大。

          張僧繇,南朝吳(今蘇州)人。長于寫真,并擅畫佛像、龍、鷹,多作卷軸畫和壁畫。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有關他的傳說。今有唐人梁令瓚臨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傳世,現已流往日本,但這幅畫的用筆和記載并不相同。

          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天王送子圖》;周嘮《簪花仕女圖》。

          李思訓,字建,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唐宗室。擅畫青綠山水,受展子虔的影響,筆力道勁。傳為他的作品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江帆樓閣圖》軸和《明皇幸蜀圖》。

          邊鸞,京兆(今西安)人。擅畫禽鳥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在花鳥畫獨立成科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傳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圖》,圖錄于《唐宋元明名畫大觀》。

          梁楷,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今杭州)。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傳世的《秋柳飛鴉圖》(故宮博物院藏)、《六祖破經圖》、《六祖截竹圖》(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潑墨仙人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極其簡練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繪出來的。《潑墨仙人圖》中的仙人系以大筆蘸墨畫人物的衣著,寥寥數筆勾寫人物面目,生動傳神,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創造。上海博物館藏的《八高僧故事圖》卷和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的《釋迦出山圖》則造型嚴謹,用筆謹慎,與減筆法面貌不同。日本還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圖》,系仿本。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屬山東)人。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圖》是其傳世名作。另外,天津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委托之作。

          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趙孟頻代表作《秋郊飲馬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幅畫于清代順治年問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段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富春山居圖》世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錢選,字舜舉,號玉潭,別號巽峰、清癯老人、習懶翁、雷溪翁等,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傳世作品主要有:上海博物館藏《浮玉山居圖》卷、故宮博物院藏《山居圖》卷、《八花圖》卷,天津藝術博物館藏《花鳥》卷和《白蓮花圖》卷(山東朱檀墓出土,藏山東省博物館)等。

          王淵,字若水,號澹軒,錢塘(今杭州)人,善畫山水、人物,尤精花鳥竹石。其傳世作品主要有:故宮博物院藏《山桃錦雞圖》、《墨牡丹圖》、山西省博物館藏《花鳥》軸、上海博物館藏《花竹禽雀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桃竹春禽圖》軸等。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出身于詩畫及收藏世家,終身不仕,廣臨五代、兩宋、元人以及浙派各大家作品,素善諸家、集眾長而取之,遂使他成為一代大師和吳門畫派的領袖。在明代畫家中,沈周的成就可謂最高。明中期后,沈周的影響也最大,“明四家”中另外三家,文徵明、唐寅、仇英都是他的學生。他是明代最大畫派“吳門畫派”的開啟者。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其細筆作品以《廬山高圖》為代表,粗筆作品以《京江送別圖》等為代表。

          唐寅,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字子畏,號伯虎,又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唐寅工詩文,尤精書畫,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并刻治為印,與文徵明、祝允明、徐貞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于山水、人物、花鳥、樓閣皆能,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共稱明“吳門四大家”。其代表作有《事茗圖》卷、《孟蜀宮妓圖》、《騎驢歸思圖》等。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今江蘇太倉人。出身工匠,從周臣學畫,以職業畫家的身份躋身于“明四家”。仇英繪廁風格在“明四家”中最富特色,也最多樣化。他的創作以人物畫成就最高,山水次之。其作品有《送別圖》等。

          程邃,字穆倩,號垢道人、江東布衣、萬歷遺民、野全道者等,安徽歙縣巖鎮人,富收藏,能詩文、草書、隸書、八分書、繪畫,精金石篆刻。其作品有《山水冊》等。

          惲壽平,原名格,字惟大,一字壽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號南田,另號東園生、橫山樵、云溪外史等,為清初“六大家”之一,與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吳歷齊名,合稱“四王吳惲”。他不但擅長山水,更以寫生花卉蜚聲畫壇,傳世作品較豐,《秋海棠圖》、《萱草圖》、《牡丹圖》、《秋園卉草圖》等作品均能代表其寫生花卉的繪畫特色。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為官清正,性格曠達。有“狂”、“怪”之譽,為“揚州八怪”之一。書畫皆善,畫中以蘭竹之作最負盛名。其作品有《蘭竹荊石圖》軸等。

          齊白石,原名純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蘭亭,號瀕生,別號白石山人、寄園、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幻仙奴等。湖南湘潭人,擅繪畫、篆刻和書法,也工詩詞。繪畫以花鳥見長。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20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20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

          張大千,法號大千四川內江人,從小即在母親指導下學習花鳥畫與書法。在技法上以潑彩、潑墨相結合的手段,為中國畫的用色、用墨開辟了新途徑。他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代表作有《振衣千仞岡》、《來人吳中三隱》、《石濤山水》、《梅清山水》、《巨然茂林疊嶂圖》等。

          徐悲鴻,1895年出生,江蘇宜興屺亭鎮人,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八駿圖》、《愚公移山》等。

          傅抱石。江西新余人,原名傅瑞麟,因喜愛清初石濤的畫,自號“抱石齋主人”,后遂改名為傅抱石。后得徐悲鴻賞識。赴日留學。新中國成立后任教于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曾任江蘇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等職。其作品有《瀟瀟暮雨》等。

          李可染,江蘇徐州人。早年就讀于上海美專、杭州藝專,先后學中國畫、油畫,后專攻中國畫。善山水、花鳥、人物,尤善畫牛。其山水畫參用西畫法,被譽為“滿、黑、厚、實”的“李家山水”。其作品有《水墨山水圖》軸等。

          劉海粟。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于江蘇常州。早期油畫代表作有《夕陽》、《河邊》、《湖光》、《塞納河橋》、《林間信步》、《北京前門》等。

          【示例】

          有一幅著名的繪畫作品,有人看了這幅畫,“比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這幅名畫的作者是()。

          A,顧愷之B,展子虔C,閻立本D,張擇端

          【答案】D。解析:汴京是北宋時期對京城開封的稱謂,又從“置身流水游龍間”可以判斷這幅畫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作者是張擇端。顧愷之為東晉畫家,展子虔是隋代畫家,閻立本是唐代畫家。

          2,外國

          達·芬奇,全名列奧納多,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后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人類智慧的象征。

          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拉斐爾,意大利杰出的畫家,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他的作品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圣母》、壁畫《雅典學院》。

          羅丹,法國雕塑家。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開朗琪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善于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并有《藝術論》傳世。他是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和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藝術的“三大支柱”。

          畢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他的父親是美術教師,又曾在美術學院接受過比較嚴格的繪畫訓練,具有堅實的造型能力。他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分為這樣幾個時期:“藍色時期”、“玫瑰紅時期”、“黑人時期”。

          列賓,19世紀后期歐洲美術史上引人注目的重量級人物,其影響力延伸到整個20世紀。

          雷諾阿,著名的印象派大畫家。他的繪畫在追求光的感覺中,用鮮麗透明的色彩,將古典傳統和印象派繪畫做了最完善的結合。不論是豐腴的女人、天真的孩童,還是陽光照耀下的浴女,在雷諾阿的畫筆下,都充滿了溫暖、鮮明、迷人的夢幻般魅力。

          米勒,19世紀寫實主義杰出的代表畫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都在農村度過,對農村生活和在那里勞動的人們,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們的歡樂與痛苦,也分享著他們的信仰和偏見。這使得米勒成了偉大的田園畫家。

          高更,法國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較晚,早期的畫追求形式的簡化和色彩的裝飾效果,但還沒有擺脫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對埃及古代繪畫很感興趣,而且向往仍處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們的風俗和藝術,被稱為原始人產最高典型。

          盧梭,生于法國西北部的拉瓦爾市,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卓有成就的偉大畫家。他的作品融合了現實與夢想,他用那純真無瑕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諦,這使他的畫具有強烈而鮮明的個性。

          柯羅。在法國藝術史上,柯羅是19世紀最出色的風景畫家,與17世紀的普桑及克勞德,洛蘭同稱法國三大風景畫家。柯羅的風景畫朦朧而富有詩意,無論是早晨清新柔和的光線,還是黃昏時沐浴在夕陽中的湖光山色,以及美麗的夢中桃花源景致都令人向往。

          米羅,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羅那,早期藝術受塞尚影響極深,在經歷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的洗禮后,發展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有“荷蘭室內”、“星座”等系列代表作。

          杜菲,20世紀初葉現代繪畫史開端的野獸主義成員之一,是一位多元化創作的藝術家。除繪畫之外,他的藝術領域擴展到掛毯、壁畫、布料圖案設計及陶瓷創作,活潑的曲線運用使之成為嶄新流行設計的先驅。

          蒙德里安,20世紀幾何抽象藝術大師,是荷蘭三大畫家之一。在經歷了荷蘭畫派、印象主義及表現主義的洗禮后,于1917年創立風格派,發展出他獨特的構圖理念,將繪畫的基本元素。結合幾何圖形的排列,建立起獨樹一幟的新造型主義藝術。

          丟勒,德國畫家,1471年生于紐倫堡。祖籍匈牙利,自幼隨父學習金銀工藝,后拜版畫家M,沃爾格穆特為師,成年后出游意大利威尼斯和尼德蘭,在創作上充分吸收了文藝復興美術的技藝和理論。

          埃里希,赫克爾。1883年生于薩克斯的多伯恩,這位德國畫家是“橋社”的創始人之一,他那具有方、尖形狀的油畫體現了該派的風格。而他的油畫又受到他那堪稱大師手筆的版畫的影響,不過,他的作品并非表達一種結構,而是傳達強烈的感情。

          卡西米爾·馬列維奇。1878年生于基輔。他先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獸派的影響,后來又結識了拉里昂諾夫及俄國先鋒派詩人。在他們的幫助下,于1915年起草了《至上主義宣言》。1911年,他作為“方塊J派”的一員,在該沙龍展出了一些立體派風格的作品,并成為俄國立體派的領袖。

          安德烈·博丹,1895年生于塞納·瓦茲省的梅納西,1911—1915年在裝飾藝術學校學習,1921年游歷意大利。對其學業影響最大的是與胡安,格里斯的相識。

          馬奈,法國19世紀的著名畫家,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出身于一個殷實的資產者家庭。青年時當過水手,最初師從學院派畫家托馬斯庫蒂爾,五年后,因不滿學院派教學而離去,以后到各地進行美術臨摹和研究前代大師作品。

          居斯塔夫-摩羅,1826年生于巴黎,當代藝術史上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在美術學院任教時培養了路阿、馬蒂斯、馬爾凱、讓,畢依等名家而為后人稱頌。1898年去世。

          (二)文字和書法

          商朝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貴族的占b活動。我國已出土甲骨15萬片。共發現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僅破譯了1500多字。

          西周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已發現的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秦朝標準字體是小篆。民間流行更簡化的隸書。

          隸書是漢朝主要字體,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張芝是東漢著名的草書大家,被后人稱為“草書之祖”。

          曹魏鐘繇開始把隸書轉化為楷書。

          東晉“書圣”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黃庭經》。唐代:

          初唐三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

          盛唐:顏真卿,“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祭侄文稿》;中晚唐:柳公權,“柳體”,代表作《神策軍碑》;

          張旭和懷素和尚被譽為“草圣”。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趙佶也是位杰出的書法家,以“瘦金體”著稱。元代趙孟頻與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為“楷書四大家”。’2009年,中國書法、篆刻藝術雙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示例】

          下列有關書法藝術的表述,正確的()。

          A,東漢著名書法家張芝被稱為“書圣”

          B,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C,《真書千字文》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的代表作

          D,“蘇、黃、米、蔡”中的“黃”指黃公望

          【答案】B。解析:A項張芝被稱為“草圣”,被譽為“書圣”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B項正確,“楷書四大家”指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元朝趙孟頰。C項的《真書千字文》是陳、隋間僧人智永的代表作。D項蘇、黃、米、蔡即“宋四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精品課程推薦
        • 筆試 2025新手 | 筆試導學公益課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通用教師資格證筆試
          授課類型:
          網課
        • 面試 面試理論專項

          知識點分析 講師指導 決勝面試、全程演練
          價格:
          1.00
          年級種類:
          中、小、幼
          授課類型:
          網課

        登錄賬號,免費試聽完整課程。

        考題題庫 更多>>

        考試指導中心
        咨詢熱線
        4006-255-668
        20年專業
        成就教師夢想
        ×

        微信掃碼回復1
        直接領課

        馬上與專業老師免費通話

        老師會盡快與您聯系,請保證電話真實暢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99精品小视频|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激情一欧美吧|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 女人张开大腿让男人桶|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电影资源| 亚洲欧美清纯校园另类| 穆天阳吃饭还在顶是哪一章节| 国产一级片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成年人的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约会只c不y什么意思|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欧美18性精品|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bollywoodtubesexvideos| 性欧美高清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