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參考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11-04
77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A 學生的主體性
2.D 文化的傳播功能
3.B 盧梭
4.A 說服教育
5. B 6-14周歲
6.D 自我服務榮譽
7.B
8.B 知覺的選擇性
9.A 高原現象
10.D 突出概念本質
11.D 難度適中的任務
12.A 移情
13.C 布魯納
14.C 表現性目標
15. C 循序漸進原則
16. A 預設性
17. B 過分強調預設性目標
18. D 形成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
19. A 教學合一
20. B 因材施教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參考答案】簡述思維過程中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
(1)知識表征的方式;(2)原型啟發;(3)遷移作用或遷移;(4)定勢;(5)功能固著;(6)動機與情緒狀態;(7)個性特征或人格特征。
22. 【參考答案】簡述班級培養良好班風的主要措施
(1)發揮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發揮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作用。 (3)發揮身邊榜樣的作用。 (4)建立健康的班集體的輿論和合理的班集體規范。
23. 【參考答案】簡述談話法的基本步驟
(1)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3)要善于啟發誘導。(4)要做好歸納、小結。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4.【參考答案】
1. 吳老師對于學生的矛盾和沖突的處理具有技巧性,體現了他的教育機智。吳老師首先使用了冷處理,有效地緩解了學生之間的沖動情緒。在此之后,吳老師沒有去探究兩個人誰對誰錯,因為籃球場上的沖突時很難說清楚原委的,而是讓引導學生反思打架行為所造成的惡劣影響,讓行為能力人自行判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成長。最后,吳老師給出選擇,自己解決還是找老師解決。學生們選擇了自己解決,至此,吳老師靈巧地解決了球場上的小沖突,簡單高效。
2. 學生之間的矛盾在學校中經常出現,教師處理的過程應遵循如下一些原則:
(1)首先及時制止雙方的沖突,緩解雙方的矛盾。
(2)鼓勵學生理解他人,換位思考,以團結友誼為重
(3)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幫助學生成長成熟
(4)在處理過程中,體現出公正公平的原則,要尊重愛護學生,建立互信。
25.【參考答案】
1 于老師的教學行為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于老師沒有直接指出學生朗讀語氣的問題。而是采用了形象的隱喻說法,把“小鵬”與雜草做暗喻,假裝噴灑“除草劑”的行為委婉地點出了朗讀這段話應該以“無力的”語氣。于老師這樣的做法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維持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融合了語文教學中的“戲劇化”朗讀法,無論在教學還是教育上,都是具有藝術性的。
2 教育學上有一個人盡皆知的說法,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因此,教育的藝術性是不言而喻,其全部的復雜性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與交流。所以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與此同時,教育需要藝術的技巧。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需要技巧,例如談缺點,提意見的時候要委婉,要尊重學生。要多鼓勵學生,經常使用匹格瑪利翁效應等等。這些具體的操作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反思,積累教育的智慧。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追求“美”。教育也是一樣,教師要追求教育的美感,也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求知的美,成長的美和世界的美好。成為教師,是迷戀他人成長的一門學問。教育是一門藝術,藝無止境!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題計分,40分。考生可按所學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未涂或多涂均無分。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yudeyuanshi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育德園師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考試資訊,了解最新優惠活動,還能隨時隨地與老師進行一對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