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語文教案:《女媧造人》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12-06
890

在教師資格證面試中,包括的內容有候考、抽題、備課、結構化、試講、答辯。作為小白的考生們要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很好的完成面試試講的教案呢?針對這育德園師小編為考生們準備了中學語文《女媧造人》的教案寫作,以供大家備考時參考!
本設計是配合統編教科書語文學科七年級上冊《女媧造人》一課的教學,是基于課程標準,追求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女媧造人》簡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可以有感情地、熟練地讀課文,學會并運用本課生字詞,如“莽莽榛榛”、“枯藤”等;
2.學生能夠分析和欣賞女媧造人后的喜悅心情;
3.學生能夠了解神話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培養學生分享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啟發學生探索人類奧秘、探知自然規律的能力;
2.學生能夠感受到女媧的神性人性合一的慈母形象,感受母愛的偉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生能夠了解神話特點;
2.學生會分析體現女媧心情的句子。
【難點】
學生能夠感受到女媧的神性人性合一的慈母形象,感受母愛的偉大。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探究法、資源共享法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借助已學或已知神話故事引入本課,引起學生認同感。
教師導入:同學們好!咱們中國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國家,歷史悠久,且有著不勝枚舉的文化知識,其中神話就是其中一朵奇葩。你們還記得之前學過的或者你所知道的神話故事嗎?
學生自由回答: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等。
2.教師引導學生發揮自主能力,引出本課內容。
3.教師板書《女媧造人》的課題,引導學生打開課本,整體感知。
(二)新課講授
1.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內檢驗預習成果,解決字詞句方面的基礎問題。
(2)預設教師講解字詞環節,以“莽莽榛榛”、“枯藤”為例。
(3)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解決課文內容,為后面講解作鋪墊。
2.二讀課文,品味句子
(1)教師引導學生帶問題讀課文,學生在讀過程,教師巡視并作讀書指導。
(2)引出女媧造人的原因以及課文重點——女媧造人的心情解析。
3.三讀課文,深入探討
(1)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女媧造人喜悅心情的句子,感受女媧的“母親”形象。
(2)教師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總結神話特點。
(三)鞏固提升
1.教師展示《女媧補天》內容,引導學生學會比較,并感受神話特點。
學生隨機回答,指出二者之間異同處。
2.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回答,看來大家對女媧又增加了新的認識,女媧不僅是位大神,而且也是一位母親,更是一位憐愛蒼生的勇者。神話故事的存在,既是古人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古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多閱讀神話故事,探索新知,感受古人帶給我們的閱讀盛宴。
(四)布置作業
1.以人類的身份給女媧寫一封信,表示對她的感恩,字數300字。
2.閱讀一篇神話故事,語文活動課交流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語文教案:《女媧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