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面試如何答好人際關系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11-19
251

人際關系是指在日常工作和活動中建立和維持自己與他人、團隊之間良好的關系。這些關系是有目的的、與工作相關的,主要包括與他人的溝通,以及組織中的服從、合作、指導、監督等活動。
在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中,人際關系類題目中的人物之間存在著諸多矛盾,通常表現為“不支持”“不理解”“有分歧”“爭功勞”等。例如,和你同時進入學校參加工作的小王當上了年級組長,之后你們經常在工作中產生分歧。對此,你會怎么處理?面對這些矛盾,考生往往會出現不會處理或無從下手的尷尬情況。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由于考生沒有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所導致的。為此,育德園師專家會為廣大考生講解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人際關系類題目。
一般而言,我們將人際關系類的問題劃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教師與同事、教師與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在處理與不同主體間的關系時,會有不同的原則,這里為大家介紹的是共性的原則。
1.工作為重原則
是指個體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以工作為先,不能只考慮人際,而忽略了工作。其實,人際矛盾的產生大多都是因工作而起,所以考生在處理人際時,要以保證完成工作為前提。例如,領導讓你和同事一起完成一項工作,但同事效率低,你們的工作進度受到了影響,領導批評了你,你怎么辦?考生要先正確認識領導的批評,再與同事溝通,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最終把領導交代的工作完成好。而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同事的身上,認為領導批評自己是冤枉了自己,便消極怠工。
2.理解尊重原則
是指個體在問題出現或者即將發生時對待他人的態度,要求主體能夠從對方的立場、需求和意愿思考問題的情感體驗。例如,兩個學生由于在課間時間打鬧,不小心受傷了。家長接到通知趕到學校后非常氣憤,說你沒有照顧好他的孩子。你怎么辦?教師在面對此類問題時,雖然家長大吵大鬧的行為不當,但是在處理問題時也應尊重家長,理解家長激動的情緒,先對其進行安撫工作,再通過溝通協調解決好問題。
3.有效溝通原則
有效溝通既是減少矛盾發生的關鍵,也是化解矛盾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主要包括明確溝通目的、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選擇恰當的溝通技巧這幾個方面的內容。例如,有個學生偷了其他同學的錢,其母親知道后跑來學校和班主任吵架,說是學校沒有教育好她的孩子。如果你是這位班主任,你會怎么辦?在此題中,考生與家長溝通時,需要先清楚溝通的目的就是要安慰家長、轉變家長錯誤的認知,幫助家長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再認真傾聽家長的想法,理解家長的心情,最后向家長表達歉意,講明自己對此事的看法,如對孩子成長的不利影響,說明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告訴家長如何教育引導孩子,從而使家長改變認知。
此外,在處理人際矛盾時,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和原則,考生可以多看人際交往類的書籍,并積累與借鑒自己和處理人際關系的經驗,以便自己在成為教師后,能夠有效處理與同事、與領導、與學生家長間的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資格面試如何答好人際關系題的相關內容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面試如何答好人際關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