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易考點總結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9-01-22
1250

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是高中知識的重點部分,也是考試中??嫉膬热葜?,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但是知識點比較零散,需要做好總結,另外還會涉及到相關計算,這可能是大部分考生的難點,下面就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進行總結一下。
(一)DNA的分子結構
1.DNA的組成元素:主要組成元素有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空間結構——雙螺旋結構
(1)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
(2)內容
①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②外側: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③內側:堿基對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排列,堿基依靠氫鍵連接成對:A=T;G≡C,堿基平面間平行。
4.DNA的結構特性
(1)多樣性: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排列種數:4n(n為堿基對對數)。
(2)特異性:每個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是特定的。
(3)穩定性:DNA中兩條主鏈由磷酸與核糖交替排列的順序不變,兩條鏈間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不變等本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5.DNA的功能:攜帶遺傳信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6.有關DNA堿基的計算(在雙鏈DNA分子中)
(1)A=T、G=C。
(2)任意兩個非互補的堿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堿基和的一半。
例:A+G=A+C=T+G=T+C=1/2全部堿基。
(3)兩條互補單鏈中的(A+G)/(T+C)的比值互為倒數。
(4)互補配對的堿基在兩條單鏈中所占的比例與整個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二)DNA的復制
1.概念:以親代DNA分子兩條鏈為模板,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2.時間
(1)體細胞:有絲分裂間期。
(2)有性生殖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
3.場所:主要在細胞核。
4.條件
(1)模板: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
(2)原料:4種游離的脫氧核糖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5.過程
(1)解旋,需要細胞提供能量、解旋酶的作用;
(2)合成子鏈;兩條鏈分別做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與游離的四種脫氧核苷酸配對,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成子鏈;
(3)子、母鏈盤繞形成子代DNA分子;
(4)DNA復制的方向是從子鏈的5′端向3′端。
6.特點
過程:邊解旋邊復制。
方式:半保留復制。
7.DNA能精確復制的原因
(1)獨特的規則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2)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復制能夠準確進行。
8.意義:DNA分子復制,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遞給子代,從而確保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9.與DNA復制有關的計算
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則
(1)子代DNA分子數=2n個;其中,
①含有親代鏈的DNA分子數=2個;
②不含有親代鏈的的DNA分子數=2n-2個
(2)子代脫氧核苷酸鏈數=2n+1;其中,
①親代脫氧核苷酸鏈數=2條;
②新合成的脫氧核苷酸鏈數=2n+1-2條;
(3)消耗的脫氧核苷酸數
①若一親代DNA分子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經過n次復制需要消耗該脫氧核苷酸數=m×(2n-1);
②第n次復制所需該脫氧核苷酸數為m×2n-1。
注:關于DNA復制的2個易錯點:在做DNA分子復制的計算題時,應看準是“含”還是“只含”,是“DNA分子數”還是“鏈數”;在分析細胞分裂問題時,常以染色體或DNA分子為研究對象,而在分析DNA分子復制問題時,一定要從DNA分子兩條單鏈的角度考慮,所以復制后的一條染色體上的兩個DNA分子中都含有原來的單鏈。
移動端訪問:《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易考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