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點:中學德育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20-01-11
1801

在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中學德育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在備考時很好的掌握。今天小編給同學們總結了該方面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備考的同學們更好的備考教師資格證考試。
一、品德的心理結構
1. 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 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二、品德形成的一般過程
1. 依從;
2. 認同;
3. 內化;
三、學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中學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按照中學德育目標對學生在品德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應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對其政治意識、思想觀點和道德品質等方面施加影響,并引導其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品德發展的過程。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四、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二)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
1. 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依賴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
2. 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
3. 青少年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中,實際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三)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四)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五、德育過程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要求:
1.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二)疏導原則
要求:
1. 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 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 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要求:
1. 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2. 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3. 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定不移地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要求:
1. 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 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
3. 處理好銜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性、制度化、連續化、系統化。
(五)因材施教原則
要求:
1. 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
2. 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3.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六)知行統一原則
要求:
1. 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2.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3. 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4.教師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七)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要求:
1. 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2. 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 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八)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要求:
1. 堅持正面教育原則;
2. 堅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
3. 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并且嚴格管理,認真執行。
六、常用的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實踐鍛煉法;
(5)品德修養指導法;
(6)品德評價法;
七、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師成長的三個階段
1. 關注生存階段;
2. 關注情境階段;
3. 關注學生階段;
以上就是小編給同學們總結的關于中學教師資格證的中學德育知識點,同學們都趕緊的學習起來吧,爭取讓自己在11月份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師資格證考點:中學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