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 教育的構成要素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5-31
460

教師資格證作為一本有含金量而且還比較容易獲得的證書,可謂是深受人們的青睞,但教師資格證真的很容易通過嗎?想必不是這樣的吧,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把心儀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一起來學習教師資格證的相關知識吧!
教育的構成要素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因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指影響受教育者的知識、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發展變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是引導年輕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領路人。教育者通過教育活動傳承人類文明的精髓,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者是人類文明和知識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對象,它既包括在學校中學習的兒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種成人教育的學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導和教育,不斷地把教育內容和教育思想內化到自己的行為中,從而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發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因而其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受教育者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學習的效果。
3.教育措施
為了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教育者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內容和手段。教育內容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教的載體,主要包括各種教科書、教學參考書以及相關的電視影像資料、報刊、廣播等信息載體。在不同的時代條件下,教育內容是不相同的,隨著教育對象的不同,教育內容也會有所變化。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動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學習方式以及教育活動中運用的一些物質器具等,如教師教具、實驗設備、教育輔助材料等。
構成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間有密切而復雜的關系。其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最主要的關系和矛盾。兩者分別作為教與學的主體存在于同一教育實踐活動中,共同構成了教育活動的復合主體。同時,二者又具有互為主客體的關系。在教的過程中,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是客體;在學習過程中,受教育者是活動主體。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有共同的教育活動對象——教育內容,共同的活動目的——受教育者素質的全面發展。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 教育的構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