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識與能力:什么是概念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5-17
420

教師資格證作為一個含金量較高的證書,考下來可謂是光環加身,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是好處多多,所以每年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都在遞增,考下一本教師資格證,千軍萬馬當中你過了獨木橋,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起來學習下考教師資格證的知識吧。
1、什么是概念:
①在哲學上,把概念界說為人腦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高級形式
②在心理學上,一般把概念界說為由符號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關鍵特征的一類事物
2、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學生獲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3、概念形式:所謂概念形式,是指從大量的具體例證出發,在兒童實際經驗過的概念的肯定例證中,通過歸納的方法抽取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從而獲得初級概念的過程。
4、概念類型的心理過程:
①在知覺水平上辨別不同的刺激模式
②抽象出各個刺激模式的共同屬性,并提出共同的關鍵特征的種種假設
③在穩定的情境中去檢驗這些假設
④在這些假設中選擇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類目名稱或范疇,使之適合于一切刺激模式
⑤把這一普遍性的范疇與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觀念聯系起來
⑥使新觀念與原先學過的有關概念分化
⑦把新概念的關鍵特征推廣到一切同類事物中⑧用符合習慣用法的言語、符號去表達這個新概念或類目的內容
5、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指在課堂學習的條件下,用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征,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概念來同化新知識概念,從而獲得科學概念的過程。
6、在掌握概念發展趨勢上的特點:
①概念的具體性和含糊性減少,概念的抽象性和精確性增加
②概念形式減少,概念同化增加
③概念的自發性降低,概念的自覺性提高
7、變式:變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征方面的變化。一切包含概念的關鍵特征的事物是概念的肯定例證。所以變式是指關鍵特征不變而無關特征有變化的肯定例證。
8、規則學習:實質上就是理解各種概念之間的某種關系,并以此能使人用一類動作對一類刺激情境作出反應,它是可以被觀察到的,是能夠被證實的。
9、規則學習的教學步驟:
①將人們期望學習者在學習結束時獲得的動作的形式告訴他
②用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習者重新陳述或回憶已經學會的組成該規則的那些概念
③用言語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將組成規則的那些概念,以適當的次序放在一起,以形成一個新的規則
④提出一個問題來要求學習者說明這個規則的一個或幾個具體實例,并在他每次作出正確回答時提供反饋
⑤通過一個合適的問題,要求學習者對這個規則作一個言語的陳述
⑥在學過規則一天或幾天后,提供一個"間隔復習"的機會,呈現一些新的實例,加以回憶并說明這個規則,使剛學的規則得以保持
10、問題教學的實質:是置學生于一定問題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圍繞著問題,重新組織已知的規則,以形式相應的高級規則,并用它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所以說,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是一種高級的學習。
11、問題教學的步驟:
①提出問題
②解決問題
12、華萊士的四個階段模式:
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四個階段:
①準備階段
②孕育階段
③明朗階段
④驗證階段
13、問題教學的趨向:根據學習者尋求解答的趨向,分為兩種方式。
①嘗試錯誤式。嘗試錯誤式解決問題是由無定向的嘗試、重復無效動作、糾正暫時性錯誤、出現獲得成功的動作等一系列反應所組成的方式。
②認知頓悟式。頓悟,常體現在學習者運用已知規則來解決同類問題的變式中,遷移能力是頓悟式解決問題的重要準則。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你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育知識與能力:什么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