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部分知識歸納整理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8-05-17
409

教師資格證作為一個含金量較高的證書,考下來可謂是光環加身,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是好處多多,所以每年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都在遞增,考下一本教師資格證,千軍萬馬當中你過了獨木橋,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起來學習下考教師資格證的知識吧。
1、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發展速度、各種心理機能的優勢表現、情緒的穩定性、個性特征及其傾向性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個別差異。
2、皮亞杰:是當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
3、皮亞杰把智力的本質看作是一種適應:即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產生并通過主體不斷自我調節而建構,或再建心理結構的機制。適應是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的-同化和適應。
4、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
①感覺運動階段0~2歲(客體永久性記憶)
②前運算階段2~7歲(自我中心性)
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運算思維的基本特點就是守恒)
④形式運算階段(能進行假設、演繹推理)
5、道德觀:道德觀是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道德活動、道德關系的看法和態度。它是在道德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觀念體系,發展較晚。
6、皮亞杰把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五六歲)是前道德判斷時期
②第二階段(七八歲)是他律道德發展時期
③第三階段(九歲以后)是自律道德發展時期。
7、布魯納:布魯納是美國研究認知學習和認知發展的著名心理學家。
8、布魯納的認知心理學的基本思想: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系起來,積極的構成它的知識框架,這種框架是一種"表象系統"或稱為"內在模式"。人類具有三種表象模式,即動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征性模式。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體系組成。
9、布魯納的觀點:所謂知識的學習就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它可以通過一個人所發展的編碼體系從三種表象模式的每一種模式中表現出來。人的編碼系統是在學習過程中構成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的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活動,才使人們弄懂了所覺察到的一大堆雜亂的事實。人們通過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思維活動過程,從幾乎數量無限的可區別的物體和事件中,去選擇那些具有某種共同之處的事物,并把這些事物或看作一個單獨的種類,或看作容易處理的若干類型。可以說學習過程就是認知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的概念化或類型化過程,經過多次所形成的編碼系統是有層次的,它在眾多同類事物的基礎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10、布魯納提倡:在教學中運用發現學習,這種學習不僅有利于學好知識,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和創造精神。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組織或處理教學內容。學校的任務就是把知識轉化成各種年齡的學習者都能理解的結構,并以所學材料的最佳順序去安排這些結構。
11、布魯納學習理論的貢獻:它對于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值得重視的一種學習理論。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重視認知結構、知識結構和學生的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學習理論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課堂教學方面來。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你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部分知識歸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