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熱門考點3.4教學組織形式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12-09
652

2.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稱為“靈活的課程表”,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由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創立。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試圖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和個別作業結合在一起,并采用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劃一的上課時間,以大約20分鐘為計算課時的單位。
(1)大班上課。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行班結合在一起上課,講課時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由出類拔萃的教師負責。
(2)小班討論。每個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師或優秀生領導,研究、討論大班的授課材料。(3)個別作業。部分作業由教師指定,部分作業由學生自選,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教學活動中,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和個別作業穿插在一起,各自所占的教學時間為:大班上課占40%,小班討論占20%,個別作業占40%。采用特朗普制進行教學,上大班課的教師必須充分備課,負責小班討論的教師也須隨時指導,教師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學生有一定時間的自學、討論和獨立鉆研,因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研究的能力,并有利于學生獲得多種渠道的信息。
3.小隊教學
小隊教學又稱“協同教學”,是對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的一項嘗試,旨在發掘教師個人的特殊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小隊教學的基本特點是采取兩名或兩名以上的教師合作施教,根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長組成“互補性”的結構,通過分工協作,他們在教學工作中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共同負責一個班或幾個平行班的教學工作。小隊教學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學組可以分為大組和小組兩種,大教學組由56名教師組成,小教學組由3名教師組成;
(2)“小組組長”和“高級教師”主持教學組的工作并負責上大課,其他教師則負責小班或小組教學、討論及個別輔導等;
(3)在教學組中,教師按課業需要和個人專長輪流進行教學。
小隊教學的優點突出表現在:它是一種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師的人才資源的優化組合方式,不僅使每個教師的興趣和特長都得到有效的發揮,而且還有利于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與提高。目前,在美國和西方其他一些國家,小隊教學已同一些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分組教學、特朗普制等)結合在一起,組成了新的教學組織形式。
4.合作學習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對合作學習展開了廣泛的探討,試圖將社會學、團體動力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實踐,從而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條件。合作學習理論認為,在班級教學中,學生群體的組織形式有三種,即合作、競爭和不相干。他們通過實驗研究提出,群體合作分組結構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這種結構才能起到學生群體間積極相互作用的效果,從而改善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
(1)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學生與學生之間 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之間展開公平的競爭創造了條件。
(2)任務分割,結果整合。小組成員在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上有很強的相互依賴性,各小組分擔課題,然后全班匯總,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資源共享。
(3)個人計算成績,小組合計總分。在合作學習中,每個人都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獨立完成任務,為小組做出應有的貢獻。那些學業較差的學生將在其他同學的幫助和個人努力下,不再拖后腿。
(4)公平競賽,合理比較。在合作學習中,取消常模參照評價,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優等生與優等生一起分組測驗,差生與差生一起分組測驗。各測驗組每個成員的表現與原屬合作小組團體總分掛鉤,優生組第一名與差生組第一名均為各自原來的小組贏得相同的積分點數。這種各人在原來起點進行合理競爭、公平評價其貢獻的做法,能使每個學生都受到激勵。
(5)分配角色,分享領導。小組合作學習須分別指定協調員、讀題員、記錄員、操作員、計算員、報告員等,在不同學習任務中,角色可能輪流互換,這樣既保證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分工明確、秩序井然,又能使個人的特長得以充分利用。
三、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教學
當前,在我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教學實踐中,班級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這是因為它具有其他教學組織形式所無法取代的優點,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上仍然起著主要的作用。
(一)班級教學的基本特征
所謂班級教學,是指根據年齡或學習程度,把學生編成有固定人數的班級,由教師按照教學計劃統一規定的內容和時數,并按課程表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與個別教學組織形式相比,班級教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以“班”為人員單位,把學生按照年齡和知識水平分別編成固定的班級。
第二,以“課時”為單位,把每一“課”規定在統一而固定的單位時間里進行,教師同時面向全班學生授課。
第三,以“課”為活動單位,把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綜合在“課”上,把教學活動劃分為相對完整且互相銜接的各個教學單元,從而保證了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二)班級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1.班級教學的優點
(1)它能夠大規模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從而使全體學生共同前進,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2)它能夠保證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并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使教學工作扎扎實實,有條不紊。(3)它能夠保證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首先是教師系統講授,并在這個基礎上直接指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4)固定的班級人數和統一的時間單位,有利于學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進度與加強教學管理,從而贏得教學的高速度發展。
(5)在班集體中學習,學生可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多向交流,互相影響、互相啟發、互相促進,從而增加信息來源或教育影響源。
(6)它在實現教學任務上比較全面,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它不僅能較全面地保證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技能和技巧,同時,班集體內的群體活動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學生互助友愛、公平競爭的態度和集體主義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學生其他一些健康的個性品質。
2.班級教學的局限性
(1)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做主。
(2)實踐性不強,學生動手機會少。
(3)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現成的知識成果,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4)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和齊步走,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5)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教學進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難以在教學活動中容納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6)由于以“課”為活動單元,而“課”又有時間限制,因而往往將某些完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人為地分割,不利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7)缺乏真正的集體性。在班級教學中,每個學生獨自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雖然向許多學生同樣施教,但每個學生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掌握。每個學生分別對教師負責,學生與學生之間并無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擔任何責任,無必然的依存關系。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熱門考點3.4教學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