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3-19
625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答案】B。解析:一般而言,小班兒童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3?5分 鐘。
2.【答案】A。
3.[答案]Ao
4:【答案、】B。解析:根據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的八階段理論,嬰兒期(0?I. 5歲)面臨的基本沖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沖突。
5.【答案】B。解析: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神消極的情緒 體驗。條件反射是嬰兒最基本的學習方式。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卮數天 就能建立起條件反射。“客體永恒性”是瑞士幾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研究 J L童心理發展時使用的一個概念,是指j L童脫離了對物體的感知而仍然 相信該物體持續存在的意識。如和乳兒做_藏貓兒”游戲時,你藏起來, 不見了,他還用眼睛到處尋找
6.【答案】A。解析:陶行知認為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與 學都必須以“做”為中心,“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教”。在幼兒教與學的過程中要“教學做合一就要以“做”為中心。
7.【答案】D。解析:機能游戲是指幼兒反復做某個動作或活動以示快樂 和滿足。這類游戲能夠目然地鍛煉感覺運動器官,有效地發展身心機能。
8.【答案】D。解析:幼兒園應制訂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兩餐 間隔時間不得少于3小時半。
9.【答案】C。解析:呆小癥往往由于缺碘而引起;壞血病是由于人體缺 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佝僂病往往是由于缺乏維生素B而引起的。
10.【答菜】B。解析:從對事物作簡單、表面的理解,發展到理解事物 較復雜、較深刻的含義。對幼兒,尤其是小班幼兒千萬不要說及話,要 堅持正面教育。幼兒對語言中的轉義、喻義和及義現象也比較難理解。
11.【答案要點】
二、簡答題
(一)幼兒集體教學的優點
由于集體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 一神教育活動,因此,從理論上看它可以具有以下優越性。
1.高效、經濟、公平;
2.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引領性強;
3.系統性強;
4.形成學習共同體,培養集體感。
(二〉幼兒集體教學的弊端
1.集體教學的功能定位不準確,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和聯系不清楚。
2.各領域的教育目標定位不清,核心價值難以體現。
3.幼兒在各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征、學習特點與實際發展水平把握不準,教學目標或高或低,比較空泛,而且重知識技能類目標,輕情感態度類 目標。
4.教學內容的“含金量”不大,難易程度不適當;“含金童”較大的內 容其教育價值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掘。
5.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啟發引導”不足,“灌輸控制”有 余,幼兒多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6.教學方法單一,與幼兒學習特點不符,或者雖花樣翻新,但華而不實,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等等。
12.[答案要,點]
(二)中班兒園數學學習的思維特點
1.思維具體形象
中班幼兒較少依靠行動來思維,但是思維過程還必須依靠實物的形象作 支柱。譬如,他知道了 3個蘋果加2個蘋果是5個蘋果,也能算出6粒糖 給了弟弟3粒還剩3粒,但還不理解“3加2等于幾? 6減3還剩多少? ” 的抽象含義。
2愛玩、會玩
中班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中班兒童B能計劃游戲的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規則,不遵守規則應怎么處理,基本都能商童解決,但游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還需要 教師幫助解決。
(二)對教育的啟示
1.教師應從中班活動目標出發,設計各神游戲材料,為數學游戲化提供物質保證。
2.教師要注意為幼兒創設與數學游戲活動相適應的數學環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三、論述題
13.【答案要點】
1.營造民主化學習環境,為幼兒搭建主動學習的乎臺。
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卮,要留給幼兒自己思維的空 間,不要以誘導或者暗示的方式,把幼兒的思路限制在自己為他們設計好的模式中,要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操作活動中要多提供讓幼兒 自主探究、自主體驗的機會,要學會“等待”,不要急于把現成答案拋 給幼兒,要讓幼兒盡情地探索、體驗,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與經 驗。
2. 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幼兒提供主動學習的材料。
如,科學活動《它能穿越管子嗎》,為學生提供操作材料:不同形狀的 白色彎管、直管,帶螺帽的線、鉛筆、打氣筒、手電筒。先請幼兒猜測: “帶螺帽的線、鉛筆、打氣筒里打出來的氣、手電筒里照出來的光,這 四樣東西能穿越管子嗎?” 一幼兒操作驗證——引導發現:“什么東 西能穿越彎管?什么東西不能穿越彎管? ” 一探討問題。“為什么線 和空氣能穿越彎管?為什么鉛筆和光線不能穿越彎管? ” 一再次實驗 -得出結論。
3.改變教學方法,為幼兒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幼兒主動提出和解決問題。
如,科學活動《會滾的物體》,讓幼兒自由玩弄物品去發現“什么東西會滾?什么東西不會滾?為什么?”對于幼兒來說,自己主動發現問題, 探求新知,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理解也最深刻。
4.教給學習的方法,為幼兒創造主動學習的條件。
如,大班科學《昆蟲》,課前我們讓幼兒準備一些關于“昆蟲”的信息。 這樣,在父母的協助下,他們大多從雜志、報紙、電腦等渠道上獲得各 神各樣的關于昆蟲的信息,有的還直接帶來和父母一起捕捉到的昆蟲及昆蟲的標本等等,這些準備過程,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知識、擴大了感性 認識、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了收集信息的方法,培養了 幼兒積極、主動、獨立學習的樂趣與能力。
5.改進指導策略,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如,科學教學中,營造幼兒主動探索氛圍的策略:一是讓幼兒帶著疑問 去探索:二是在操作過程不限制幼兒的自由討論、隨機提問;三是允許 孩子走動探索,讓孩子不光觀察探索自己的,還鼓勵他們與同伴比較、 分析、交流與合作;四是隨時捕捉孩子不同的表現和發現。讓幼兒在寬 松的環境中探索,自主地樂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