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測試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7-08-03
550

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5分。共45分)
1、“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屬于分離焦慮的( )。
A.反抗階段
B.失望階段
C.超脫階段
D.平復階段
2、幼兒教育的領導權和性質取決于( )。
A.國家地理
B.國家人口
C.國家制度
D.國家經濟
3、( )是第一個明確要使兒童的各種能力得到和諧發展的教育家。
A.夸美紐斯
B.裴斯泰洛齊
C.洛克
D.福祿貝爾
4、( )是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
A.親子關系的發展
B.性別角色的發展
C.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D.社交技能的發展
5、教師在教學中出示實物或教具,進行示范性操作,這種方法是(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觀察法
D.示范法
6、下列哪項不屬于影響幼兒品德形成的外部條件?( )
A.家庭教養方式
B.道德認知
C.社會風氣
D.同伴群體
7、在多數情況下,兒童厭食主要是由于( )。
A.身體出現了病變
B.情緒壓抑或緊張等心理原因
C.挑食的壞習慣
D.吃過多的零食
8、下列哪種推理屬于轉導推理?( )
A.爸爸告訴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車溝?!焙⒆泳驼f:“爸爸腦門上也有車溝?!?/p>
B.孩子看到母雞帶著一群小雞,認為老師帶小朋友做游戲時也像母雞
C.有個孩子給石凳子澆水,盼望它快快長大
D.有人喊孩子的媽媽,媽媽沒回答,孩子就說:“媽媽沒聽見?!?/p>
9、背景型教育活動情境的創設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動的( )。
A.時間、空間、背景、人物與素材
B.時間、地點、人物、活動與個性
C.空間、時間、內容、材料、形式與氣氛
D.時間、場地、主題、設計與卷入
10、能顯著提高兒童的角色承擔能力和親社會行為水平的學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語言法
C.討論法
D.移情法
11、3歲前兒童的言語主要是( )。
A.連貫言語
B.邏輯言語
C.情境育語
D.復合言語
12、學前兒童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觀邏輯是在( )。
A.2~3歲
B.3~4歲
C.4~5歲
D.5~6歲
13、我國現階段制定學前教育目標的依據是( )。
A.兒童的全面素質、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B.文化傳統、兒童發展和社會需要
C.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和學會做人
D.教育方針、兒童發展和社會需要
14、性別角色的發展前提是( )。
A.兒童性別概念的掌握
B.社會對不同性別的社會期望
C.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
D.社會生活對兒童的影響
15、( )處于刻板地認識性別角色的階段。
A.3~4歲
B.5~7歲
C.2~3歲
D.1~2歲
16、比較研究發現,學前幼兒寫字訓練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
A.在游戲和生活中訓練幼兒的手指靈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
B.讓幼兒先學習用毛筆寫字,一段時間后再學習用硬筆寫字
C.到大班時盡量讓兒童多訓練寫字
D.堅持每天認、讀、寫1~2個簡單的字,積少成多
17、幼兒一般從( )開始對顏色有分化反應。
A.3個月
B.4個月
C.5個月
D.6個月
18、幼兒理解詞義不確切表現的兩個特點是( )。
A.刻板與情緒性
B.情境性與隨意性
C.表面性與簡單性
D.籠統與具體性
19、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下最早產生的情緒是( )。
A.痛苦
B.懼怕
C.興奮
D.厭惡
20、在學齡前期,( )兒童的性別角色的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性格發展是有益的。
A.強化
B.適當淡化
C.不考慮
D.以上說法都不對21、孩子能區別一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就說明他已經( )。
A.形成了性別角色習慣
B.具有了性別概念
C.產生了性別行為
D.對性別角色有明確的認識
22、幼兒一般通過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動獲得美感,這說明幼兒審美感知具有( )。
A.直觀性
B.行動性
C.經驗性
D.受動性
23、我國幼兒教育機構的主體部分是( )。
A.社區活動中心
B.游戲小組
C.親子班
D.幼兒園
24、兒童最早能夠辨別的圖形是( )。
A.圓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長方形
25、當兒童在生理和活動能力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的時候,由于心理發展跟不上這種變化,導致其內心發生沖突,進而引發混亂。處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在行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是( )。
A.關鍵期
B.轉折期
C.敏感期
D.危機期
26、攻擊性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樣
B.強化
C.父母的懲罰
D.挫折
27、社區教育的真正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 )。
A.中國
B.英國
C.丹麥
D.美國
28、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從后面推了一下,飛快地滑了下來,嚇得大聲哭叫,下列哪種處理方式最為合理?( )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圖盡快恢復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傷,同時不制止他哭,讓他把內心的恐懼發泄一下
C.馬上尋找闖禍的小朋友,批評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觀
29、教育家( )在勃蘭根堡創設了收托l~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
A.杜威
B.皮亞杰
C.夸美紐斯
D.福祿貝爾
30、蒙臺梭利認為合乎科學的教育基本原則是,給兒童創設一個( )的教育環境。
A.自由
B.集體
C.溫馨
D.有秩序
二、簡答題(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
31、簡述保育員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32、簡述托幼機構家長工作的五項原則。
33、什么是多動癥?多動癥兒童行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4、游戲為什么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
35、簡述幼兒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原則。
三、論述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
36、論述托幼機構中幼兒教師做家長工作的常用方法。
37、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四、材料分析題(15分)
38、 小王是一位教學上有追求的年輕教師,在學了有關學習遷移的知識后,決定在教學中進行嘗試,可一時又不知從何處入手。
請考生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出發,給小王老師提些有益的建議。
39、小寶已經3歲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舉止”比較特別。比如,有一天老師帶孩子做戶外活動時,小寶突然說:“太陽公公一個人在天上,他會不會孤單啊?太陽公公有家嗎?有沒有爸爸、媽媽?”
小寶特別不喜歡老師管他,總是“不聽話”。比如,本來會自己好好地用湯匙吃飯,卻故意把米粒撒一飯桌,用手撿著放到嘴里。不過小寶有時也挺可愛的。比、如,前天中午,老師幫小寶盛好飯,小寶一臉認真地說:“老師,你辛苦了?!?/p>
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下面問題:
(1)孩子的“言行舉止”說明了什么?
(2)這個時期,幼兒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五、活動設計題(共1道題,共30分)
40、圍繞“寶寶的一天”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小班語言的活動方案。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測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