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基礎知識考點模擬卷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6-01
383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論語》中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意思是說意見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處,要善于求同存異。從文化關系的意義上看。這就是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反映了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A、B、C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2.【答案】B。解析:墨子認為的教學原則應主動積極地“強說人”,即使人們不來請教,也應主動上門去教,問則答,不問則講。故選B。
3.【答案】B。解析:忠誠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故選80
4.【答案】B。解析: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除要求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5.【答案】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6.【答案】A。解析: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7.【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根據自愿、量力的原則,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集資辦學,用于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繕、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8.【答案】D。解析:幼兒教師在幼兒的世界中扮演著“媽媽”、“老師”、“伙伴”等角色。故選D。
9.【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故選B。
10.【答案】B。解析: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地球和行星繞軸自轉,并圍繞太陽公轉。哥白尼這一學說的意義在于:①它是人類對天體認識的一個飛躍。它推翻了統治天文學界l000多年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它使人們不被表面現象所惑。對天體運行達到了正確的、科學的認識;②它推翻了基督教神學關于上帝創世界。、選定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謬論,是向教會權威的挑戰,促使自然科學從基督教神學中解放出來,從而得到迅速的發展。
11.【答案】B。解析:生物學受中世紀神學的束縛最大,因此17、18世紀的生物學家,只能在不觸犯教會禁令的情況下,對動植物的形態、生理以及分類作些具體的研究工作。l7世紀早期,英國科學家哈維建立了血液循環學說。對人體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確的基本了解,是現代生理學的起點。l8世紀時,瑞士生物學家林耐制定了對植物的分類法。
12.【答案】B。解析:達爾文和法拉第是l9世紀的科學家,應排除。拉瓦錫是18世紀的科學家,故只有B是正確選項。牛頓的經典力學,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以純粹的規律來支配世界,這激發了人們對于人類理性的追求。這種對于理性的追求與癡迷。正是啟蒙運動得以發起的思想上的重要原因。牛頓的那個時代,被人們稱為“理性主義”時代,為啟蒙運動準備了先決條件。
13.【答案】B。解析: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這一綱要立足國情、面向世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奮斗目標。對我國未來l5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是新時期指導我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故選B。
14.【答案】A。解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飲用茶葉的國家。
15.【答案】C。解析:漢字經歷了6000多年的發展過程,其形體演變是從甲骨文、金文變為小篆,再變為隸書、楷書、行書,其總的趨勢是從繁到簡。
16.【答案】A。解析:京劇是流行全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京劇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長的戲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曾一度稱為“平劇”,后改稱京劇。有近兩百年的歷史。
17.【答案】A。解析:“持志養氣”出自《孟子?盡心上》,孟子認為做人應立志高遠。
18.【答案】C。解析: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本題選C。“墨寶”指寶貴的字畫,也用來尊稱別人寫的字或畫。“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19.【答案】C。解析: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志。
20.【答案】D。解析:漢人傳詩共有四種版本,分別是魯詩(申培公所傳)、齊詩(轅固生所傳)、韓詩(韓嬰所傳)和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的毛詩。毛詩后起。逐漸取代三家地位。至唐代,《毛詩》成為官方承認的《詩經》注釋依據,受到后世推崇。
21.【答案】B。解析:“五十步笑百步”這一寓言故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22.【答案】D。解析:“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徐干、阮瑀、應場、劉楨七人,其中陳琳、阮璃以書檄擅名當時。
23.【答案】A。解析:玄言詩是東晉的詩歌流派,詩歌以闡釋老莊和佛教哲理為主要內容。約起于西晉之末而盛行于東晉。代表作家有孫綽、許詢、庚亮、桓溫等。
24.【答案】B。解析:《詩經》中作品的分類有三類,分別是:風、雅、頌。
25.【答案】D。解析:《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故選D。
26.【答案】A。解析:葉圣陶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故選A。
27.【答案】C。解析:《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看待兒童自身的。故為兒童視角。
28.【答案】C。解析:世界文學史中,希臘、印度和中國并稱三大寓言發源地。古希臘、古印度和古代中國的寓言風格迥異,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古希臘寓言以伊索為代表,用動物為角色。采用擬人化描寫。古印度寓言則多是佛經中的故事。中國古代寓言則大部分是常人體寓言。世界三大寓言雖然各具特點,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它們都是飽含哲理的智慧之花。故選C。
29.【答案】C。解析:國際安徒生獎。
30.【答案】C。解析:《五萬年以前的客人》作者童恩正,《月光島》作者金濤,《神翼》作者鄭文光,《秘密時間之路》作者吳巖。故選C。
31.【答案】C。解析:首先根據就近原則,“這個過程”前緊挨的是“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較低的經濟狀態。”再由后文對“這個過程”的解釋,我們不難得出,文中所講的“這個過程”指的正是“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的過程”。因此本題答案為C。
32.【答案】C。解析:文段先是指出一些啤酒生產企業提出甲醛有害的言論,然后通過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的聲明來反駁這一論調。提出新的觀點。即“甲醛在啤酒產品中的含量都在較低范圍。對身體健康無害。”A、B、D三項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排除。正確答案是C。
33.【答案】C。解析:由題干可知,張村和李村都有非常勤勞的人,但是非常勤勞的人也有可能是其他村的人,所以A、B、D錯誤;顯然有些非常勤勞的人是李村的,即有些非常勤勞的人不是張村的。C項正確。
34.【答案】B。解析:計算機網絡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互連,并在網絡軟件的管理下實現數據傳送和資源共享。因此,組成計算機網絡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實現資源共享。計算機網絡上的資源包括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數據資源。這些資源都可以供連接在網絡上的計算機用戶使用。
35.【答案】D。解析:多媒體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把文字、聲音、圖形和圖像等多種媒體綜合一體化,使它們建立起邏輯聯系。并能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這里所說的“加工處理”主要是指對這些媒體的錄入、對信息進行壓縮和解壓縮、存儲、顯示、傳輸等。
二、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
本材料主要反映了“我”以罰代教的教育方法,這明顯違反了新時期我國教師職業道德內容中關于“對待學生”的相應規定,即規則層面。如不準以任何借口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因學生違反紀律而加罰與違反紀律無關的任務等。
這位教師的做法在我們的身邊也常有出現。面對那些頑皮學生,教師們無計可施。只得用“罰站”、“威脅”來對付他們,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實學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們是敢怒而不敢言。雖然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位教師的處理方法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背道而馳。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要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我覺得教師應該采用“說理”教育來對待那些頑皮學生,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氣和地找那些學生談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多付出一點愛,多花時間在他們身上。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心他們時。相信他們會改正缺點,努力做得更好。
2.【參考答案】
(1)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臺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范。
(2)上述案情給我們的啟示有: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三、寫作題
【參考例文】:教師--我向往的職業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基礎知識考點模擬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