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終極沖刺試題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6-01-19
25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 )。
A.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B.科學發展觀
C.“三個代表”思想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理論
2、在西安,兩歲半女童在校車內窒息死亡。其所在幼兒園( )。
A.沒有責任,與家長有關
B.沒有責任,校車司機承擔主要責任
C.有責任,沒有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D.有責任,不應該雇傭校車,而應自己購買符合規范的校車
3、根據《教師法》,學?;蛘咂渌逃龣C構對教師進行考核的內容不包括( )。
A.業務水平
B.工作態度
C.工作成績
D.工作年限
4、最早記錄石灰巖溶蝕地貌的著作是( )。
A.《水經注》
B.《徐霞客游記》
C.《禹貢地域圖》
D.《天工開物》
5、傷痕文學泛指中國內地于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一種文學創作思想(潮流),是中國內地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最先出現的一種文學現象,為1980年代中國內地的文學思潮的主流。主要是表現文化大革命為人們帶來的精神物質上的巨大傷害以及對國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個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文學現象,在當時中國社會有廣泛影響。較之于傷痕文學,( )不再滿足于展示過去的苦難與創傷,而是力圖追尋造成這一苦難的歷史動因;不再限于表現“文革”十年的歷史現實,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來甚至是更早的歷史階段。重新探究歷史是非,對過去一貫以為正確而在實踐中證明是錯了的政策、路線、事件提出懷疑,并以藝術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現,因而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的深化與發展。
A.反思文學
B.現代主義文學
C.后現代主義文學
D.平民文學
6、 “如果劉偉力被選進區計劃生育委員會,他一定是結了婚的”。此斷定是基于哪種假設?( )
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選進區計劃生育委員會
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選進區計劃生育委員會
C.某些已婚者必須被選進區計劃生育委員會
D.某些已婚者可以不被選進區計劃生育委員會
7、學校( )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A.可以
B.不得
C.特別情況可以
D.經批準可以
8、馮老師在家訪時堅持“四多四少”的原則,即“多一點針對性,少一點隨意性;多一點肯定,少一點求全責備;多一點感情交流,少一點情況匯報;多一點指導,少一點推卸責任。”馮老師的做法( )。
A.不可行,僅報喜不報憂,一味迎合家長
B.不可行,雖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問題
C.可行,體現了他注重溝通策略,尊重家長
D.可行,體現了他嚴格要求自己,家長至上
9、李老師的教學能力很強,但他在講課時常常說家鄉話或者蹩腳的普通話。如果你是李老師的同事,你會( )。
A.不跟李老師說,上好課就可以了
B.不跟李老師說,這是李老師自己的事
C.跟李老師講說好普通話的重要性
D.和李老師一起制訂學普通話的方案,切實幫助李老師說好普通話
10、文化各個層面中最淺表的表現形態是( )。
A.行為文化
B.物質文化
C.符號文化
D.語言文化
11、《荀子?天論》中說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表明當時人們受小農生產方式影響,因天找食的( )的生存觀念。
A.順應自然
B.神佑福祉
C.君主垂愛
D.圣人憐憫
12、“p∧q”與“r∨s”這兩個邏輯形式,它們的( )。
A.邏輯變項和邏輯常項都相同
B.邏輯變項不同但是邏輯常項相同
C.邏輯常項不同但邏輯變項相同
D.邏輯變項和邏輯常項都不相同
13、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重點是( )。
A.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B.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
C.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D.著力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14、“如今這幾年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人越來越多了,可以這樣講,所有想從事會計工作的人都想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小朱也想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所以,小朱一定想從事會計工作?!比绻鲜稣撟C為真,最能加強該論證的是( )。
A.目前越來越多的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具有注冊會計師證書
B.不想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就不是一個好會計
C.只有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的人,才有資格從事會計工作
D.只有想從事會計工作的人,才想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
15、關于我國幼兒教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屬于基礎教育
B.屬于啟蒙教育
C.屬于義務教育
D.屬于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
16、《幼兒園管理條例》規定,應尊重幼兒的權利,嚴禁( )。
A.諷刺幼兒
B.冷淡對待
C.遺棄幼兒
D.變相體罰
17、教師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 )日內,作出處理。
A.15
B.20
C.30
D.60
18、小李是剛踏入教師隊伍的新教師,他著急的時候說話會變得有些結巴,遭到學生和一些老師的恥笑。如果你是小李的同事,你會( )。
A.這是小李的事情,不笑話他,但也想不到辦法來幫助他
B.當老師連話都說不利落,說明小李不適合做老師
C.告訴小李自己也曾有過同樣的情況,并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他
D.在小李結巴時,告訴小李結巴得很厲害,這樣可不行
19、教師趙某違反學校管理制度被校長在全校教師會議上點名批評,趙某的丈夫王某聽說后,不辨是非,在校長下班的路上將其打成重傷,情節嚴重。依法應該對王某追究( )。
A.追究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一般責任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孔子主張“克己復禮”、“仁者愛人”、中庸等,認為“仁”是一種最高的德性
B.茍子主張化性起偽,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C.老子首次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自然是道的基本特征
D.莊子之“道”。在世界觀方面,莊子和老子一樣,也以“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他發展了其思想的消極部分,由主觀唯心主義變為客觀唯心主義
21、有一幅著名的繪畫作品,有人看了這幅畫,“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這幅名畫的作者是( )。
A.顧愷之
B.展子虔
C.閻立本
D.張擇端
22、剛被學校領導批評過的宋老師郁悶地走進教室,看見幾個學生在大聲喧嘩,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將他們訓斥了一番。該做法體現了宋老師( )。
A.不能平等待生
B.不能調適自我
C.不能嚴慈相濟
D.不能有教無類
23、方老師是個比較有個性的老師,他上的課非常受孩子們喜歡,但是他不注重衣著,常常邋里邋遢地出現在課堂上。如果你是方老師的同事,你會( )。
A.不跟方老師說,上好課就可以了
B.委婉地跟方老師說既要上好課,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C.跟方老師說邋里邋遢的遭人厭,以后要改正
D.不跟方老師說,這是方老師自己的事
24、小明在幼兒園從不睡午覺,老師不管;晚上常??措娨暤胶芡?,家長也不干預。其老師和家長違反了( )。
A.《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義務教育法》
C.《勞動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
25、李教師剛走進教室就看見小強和小敏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讓。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馬上制止,讓兩位幼兒到教師辦公室解決
B.不予理睬,繼續教學
C.批評訓斥幼兒
D.了解原因,并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矛盾
26、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
B.教師的專業化嘗試是從建立專門的師范培訓機構開始的
C.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是在198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確定的
D.對于非師范院校畢業或者教師資格考試合格的公民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應當進行面試和試講
27、《教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這要求素質教育應該具有( )。
A.全體性
B.基礎性
C.發展性
D.直接性
28、下列不屬于“三黃”的是( )。
A.黃帝
B.炎帝
C.帝嚳
D.伏羲
29、 “他今年已滿五十歲,不算年輕了,但在部級領導干部中他是最年輕的。”根據邏輯基本規律的要求,這段話( )。
A.違反了同一律
B.違反了矛盾律
C.違反了排中律
D.不違反邏輯基本規律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學生畫蘋果。
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得輕一些,因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F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樣畫成的?!薄袊鴮W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手拿著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而且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畫蘋果?!比缓螅瑢⑻O果放在講臺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蘋果還在,學生有了觀察的對象,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蓖瑢W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干凈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了,許多同學已經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布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結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國教育的差異。(14分)
3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一天,一位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主題是“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老師安排學生去校園里甚至校外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并要做好記錄,走出課堂的孩子們顯得很興奮。不久,一位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找到一只螞蚱?!逼渌瑢W圍過來看,突然一個同學說:“這是一只公的?!眹^的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問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得高?!彼孕诺卣f。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老師及時表揚到:“你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研究一番?!焙⒆诱J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又一位同學跑來告狀:“一個同學把螞蚱踩死了?!崩蠋熀芸煲庾R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他走過去,幾個同學正在氣呼呼地責備那個同學,這位老師說:“一個螞蚱也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們應該愛護有生命的物體。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無意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學校的草地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
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該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語文是鹽
胡展奮
?、俳鼇眍H聽到一些批評當下語文教育模式誤人子弟的言論,這原本正常。但漸漸地,有人(特別是一些作家)對語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張“干脆廢掉語文課”,這,就不正常了。
②但凡作家做學生的時候,語文課的成績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時也往往以此為炫資,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揚天下后卻又常常鄙薄起語文教育來,說什么當年的語文課怎么扼殺他們的靈性了,更有甚者把近年來中國人文之不振也歸咎于語文教育之弊。這似乎有點過分吧,而且頗有點忘恩負義的味道。
③語文是什么?語文永遠不是文學,它只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一門“傳播語言文字內在本質和使用規律的基礎學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樣,語文好,吸收其他知識的能力才真正的好,為什么?因為它是“母本性”的學科,人類所有的知識和想法都要通過它來表述,如同鹽《尚書》:“欲作和羹,爾惟鹽梅?!睕]有鹽,人類整個烹調系統就崩潰了。
?、茏骷疫\用“語言文字”進行傳播的能力固然很強,但是語文課的終極關懷并不是“批量地生產作家”,它遠遠不是專為一小部分作家服務的,它是通用性地為所有人服務的,低端的從斷文識字開始,高端的一直到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軍事家……縱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菔堑模械漠斚驴雌饋砗堋皞ゴ蟆钡淖骷蚁矚g說,我從來不理會什么語法法則。沒有語法之前,人類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語法?甲骨文有什么語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語法?我們現在的文章還超不過他們呢!就拿我來說,不理會語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樣成了學生的范文。
?、拊?,像是很雄辯的,就是有點“過河拆橋”。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類的確“用水”很多年了,但這一點也不能證明人類“從來不理會”水性,而把水當油來使。
?、呤聦嵣希绱恕安焕頃钡男跃拖瘛皞ゴ蟆钡膹N師宣稱“我用醬油、用味精照樣燒菜,從來不用鹽”一樣,醬油和味精的“髓質”還不是鹽嗎?你明明不自覺地在按照規則行事,怎么能睜著眼睛說“語文根本沒規則”呢?怎么能說“都是語文惹的禍”呢?假如不“入泮”(清代稱考中秀才為“入泮”),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我想你這個只能在篝火旁講述記憶文學的什么“家”恐怕連《三字經》甚或高玉寶的書也讀不懂,更遑論唐詩宋詞或“西方現代文論”了吧。
?、嗾Z文是鹽。在你立志成為什么“家”之前,還是要上上語文課的,因為人類所有的光榮與夢想,并不僅僅屬于作家,特別是當下一些所謂的“名家”。
?、崴麄兌夹枰姓Z文的知識和功底。
(1)根據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 )。(3分)
A.議論文一般是有感而發的,本文就是針對一些批評語文教育模式的言論而闡述己見的
B.行文過程中,作者在有理有據地論證自己觀點的同時,對某些錯誤言論進行駁斥,立論與駁論相輔相成
C.“忘恩負義”與“過河拆橋”這兩個詞在文中的具體語境中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D.“欲作和羹,爾惟鹽梅”意思是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這當然要首推鹽和梅了。強調了鹽和梅在烹調中的重要作用
E.作家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傳播的能力很強,因此語文課的終極關懷是多培養作家(2)下列的解說,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用“牙好,胃口才好”與“語文好,吸收其他知識的能力才真正的好”進行對比,說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B.文中采用“沒有鹽,人類整個烹調系統就崩潰了”與語文是“基礎學科”作類比,說明鹽在人類生活中的必要性
C.第五段采用例證法,作者旨在用事例說明可以“不理會什么語法法則”
D.本文主要采用比喻論證、類比論證、舉例論證等多種方法,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3)在文中“過河拆橋”是指誰?其表現怎樣?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4)聯系全文,說說文章標題好在哪里,含義是什么?(4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50分)
33、請以“我為什么要當教師”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終極沖刺試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