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考前沖刺卷及答案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9-24
468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無時無刻不受到社會和群體的影響,教師也是如此。因此,從教師個體職業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師的職業良心首先會受到社會生活和群體的影響。
2.B【解析】夸美紐斯提出,要進行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
3.D【解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它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既是我國法律體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類法律的根本大法。
專家點撥除了憲法的地位以外,考生還需要記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的教育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的基礎教育法。這一知識點在歷年考試中經常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4.B【解析】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能夠加強教師的責任感,成為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動力;反過來,高素質的教師也能夠積極促進教師職業道德的提高。因此,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5.A【解析】孔子的話說明教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
6.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39條規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或者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30日內作出處理。
專家點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歷年考試中的重點考查內容。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用法律來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優化和提高。它規定了教師的權利和義務、資格和任用、培養和培訓、考核、待遇、獎勵、法律責任等。它與教師的關系密切,考生必須對重點條款熟記。
7.D【解析】學生年齡特征中所指的兩個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發展才符合年齡的發展特點。
8.C【解析】幼兒園、家庭、社區都是兒童經常接觸的環境,因此應該密切合作,聯合起來,共同為兒童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9.D【解析】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但素質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是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10.C【解析】循序漸進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之所以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是由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
11.B【解析】在兒童文學創作過程中,由于始終有一個指向少年兒童的讀者意識在引導和制約著作者的創作行為,因而在取材目標、構思方法、表達形式和語言技巧等方面,都會有一些相異于成人文學的獨特之處。
12.D【解析】童話是充滿幻想的文學,但童話的幻想必須根植于現實,完全脫離現實的幻想只能是“幻想”,不能完成由幻想到理想再到現實的穿越。
13.C【解析】《蘭亭序》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14.C【解析】哥白尼主張“太陽中心說”,認為地球是圍繞太陽在旋轉。專家點撥“太陽中心說”即“日心說”,與地心說相對立,它認為宇宙的中心是太陽,而不是地球。這種學說經由哥白尼提出、布魯諾堅持、伽利略論證,才最終為人們所廣泛接受。
15.B【解析】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
16.C【解析】“六藝”中的“禮”包含政治、道德、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等內容;“樂”包含音樂、舞蹈、詩歌等內容;“射”是射箭技術的培訓;“御”是駕馭戰車的技術的培養;“書”是識字教育;“數”包含數學等自然科學技術及宗教技術的傳授。
17.B【解析】“焚書坑儒”實質是大興文字獄,鎮壓一批思想文化上的反對派,主要目的是要在思想上控制整個社會,同時要在原東方六國的士人面前樹立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威,鏟除思想文化上的反秦根源。
18.B【解析】A項考查的是食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C、D兩項都是經濟宏觀指數。
19.A【解析】“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伯牙用于彈奏“高山流水”的樂器是古琴。
20.B【解析】“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于l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中國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專家點撥考生要注意,“神舟一號”是我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東方紅一號”才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而所謂的“銀河一號”“黃河一號”是不存在的。
21.A【解析】堿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鈉。
22.D【解析】脂肪是發熱量大且食后在胃腸道停留時間最長的營養素。
23.B【解析】奧林匹克五環代表五大洲: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綠色代表大洋洲;紅色代表美洲。
24.A【解析】比薩斜塔傾斜是因為地層下陷,目前正在地下加固。
25.A【解析】“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因此會造成“扶強抑弱”的結果。
專家點撥與教育有關的著名心理學效應包括: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皮格馬利翁效應)、超限效應、德西效應、南風效應、木桶效應、霍桑效應、增減效應、貼標簽效應等。考生應該弄清這些效應的定義,并學會在教育中加以應用。
26.B【解析】辦公自動化(OffiCeAutomation,簡稱OA)是將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網絡功能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辦公方式,是當前新技術革命中一個技術應用領域,屬于信息化社會的產物。
27.A【解析】文段批判了將讀書功利化的錯誤觀念。
28.D【解析】人生中要善于發現行業中的權威人士,并了解、學習他們的優點,重在強調“志”
29.C【解析】從“孫鳳也是正式黨員但他并未舉手表決”可知,李四錯誤地認為每一位正式黨員都應該舉手表決。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本材料是關于幼兒在幼兒園里因爭搶玩具發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認定問題。
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該《辦法》第十條第二項規定:“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學校、教師已經告誡、糾正,但學生不聽勸阻、拒不改正的”造成學生傷害事故,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監護人應承擔相應責任。
結合這起事故來看,幼兒東東的行為與明明受損害的后果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東東是傷害事故的責任者。教師在發現東東和明明之間發生糾紛打鬧時,及時勸阻幼兒間的不當行為并進行了教育,盡到了管理教育職責,東東事后報復傷人是教師無法預見和制止的突發行為,故教師和幼兒園在此事件中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并無不當,并無過錯,故無需負法律責任。這起幼兒間的傷害應由致害人承擔責任,但造成傷害發生的幼兒東東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應由東東的監護人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31.【答案要點】(1)調查的結果表明,這些教師還沒有樹立起科學的學生觀,他們并不了解學生或對學生了解得很少,這就不可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會出現偏頗。
(2)新時期的師生關系應建立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教師對學生要親切關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人;教師要公正無私,關心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落后生、差生;要杜絕打罵等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新時期新型的師生關系。
32.(1)【答案要點】第①段主要講菊花的顏色五彩繽紛;第②段主要講菊花的花形千姿百態;第③段主要講菊花用途廣泛。
(2)【答案要點】第③段采用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分別從菊花的藥用、食用、做飲料、制殺蟲劑、凈化空氣等方面說明菊花的實用價值。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賞識教育
賞識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
賞識教育是每位家長和教師都使用過,但無意中又遺忘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家長和教師撿回寶藏,回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心態的教育;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是讓家長和教師成為教育家的教育;賞識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靈,盡展潛能的教育。
要實現賞識教育,必須以表揚和鼓勵為契機,賞識孩子給他們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人總是以過高的標準要求孩子,僅僅是以得到l00分作為成功的標準,因此孩子總是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之中,并時時感覺到“失敗”的痛苦。一個學生考了95分,美國父母和教師會說“Verygood”,中國的父母和教師會說“為什么差5分”。如果僅僅只看到孩子的缺點,那是不全面的。其實在看到缺點的同時,還要看到優點,反之也一樣。
那么如何樹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揚和鼓勵對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尤為重要。首先,我們應該堅信每個孩子都有優點,當然也都有缺點,這是一個最基本性的評價。其次,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才能,“東方不亮西方亮”,所有的學習障礙在孩子巨大的潛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這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的:“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產生安全感,并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另外,教師還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施賞識教育。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求教師做到正確地認識幼兒、評價幼兒,并逐漸形成以賞識教育為指導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種學科滲透、探索發現、多元評價、審美心理發現等多種教學法,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相結合施教。同時,增強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覺實踐,讓幼兒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情感,使幼兒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形成和諧的教學氣氛。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考前沖刺卷及答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