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考前沖刺卷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9-18
504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在履行教育義務的活動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責任是教書育人,這也是教師區別于其他職業的根本所在。
2.A【解析】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3.C【解析】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此時,教師應將不利事件轉化為教學機智,加以利用。如果遇到題干中的情況,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幽默帶過,繼續上課。這樣既不耽誤正常教學計劃,又體現了自己的寬宏大量,而且間接地肯定了畫漫畫同學的天分。當然,對學生的藝術天分還要正確引導。
4.C【解析】中小學鼓勵教師在職進修,但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要以短期為主、業余為主和自學為主。
5.A【解析】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主張應該按照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對兒童分階段進行教育,他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
6.D【解析】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體、師幼互動行為的性質、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題與結果、師幼互動行為的類型是構成師幼互動的外顯行為因素。
專家點撥師幼互動行為隸屬人際層面,指發生在幼兒園(或托兒所)內部的一線教師和孩子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及過程。對于幼兒園的整體運行來說,物質、制度、人際三個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但是促使其職能得以發揮的最為關鍵的因素當首推人際因素。因此,考生對構成師幼互動的外顯行為因素一定要著重理解。
7.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27條規定:“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8.B【解析】我國《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院有制定和發布教育行政法規的權利。
9.A【解析】l996年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10.B【解析】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素質,特別注意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和榜樣。
11.D【解析】《一千零一夜》又稱《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間故事集,它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從口頭創作到編訂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漁翁的故事》《白侯圖的故事》《巴格達竊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等都是其中膾炙人口的故事。
12.A【解析】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分別是美國的歐?亨利、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其中法國作家莫泊桑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專家點撥小說是重要的文學形式,而短篇小說由于其篇幅的短小精干、內涵的豐富多彩,在幼兒教育中往往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考生對短篇小說這一文學樣式要有足夠的了解,重點了解一些主要以短篇小說聞名的作家的作品集。
13.B【解析】《諫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所上的一份諫阻逐客的奏疏,“書籍”“書目”明顯不對,從“諫”也可以推斷,絕不是一般的“書信”,而是勸諫君王的,當然應該是“上
書”。
14.C【解析】《靜靜的頓河》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l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這部鴻篇巨制以俄國頓河地區哥薩克多彩多姿的生活為背景,極富鄉土色彩,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現實。
15.A【解析】“無冕之王”的提法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當時,《泰晤士報》被稱為英國上流社會的輿論權威,主筆辭職后常被內閣吸收為閣員,地位很高。人們就稱這些報紙主筆是“無冕之王”。
16.A【解析】文藝復興起源于13世紀末的意大利,后來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
17.B【解析】牛頓和瓦特的貢獻分別是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和研制改良蒸汽機。
18.C【解析】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到南宋朱熹完成。
專家點撥程朱理學是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適應了封建社會從前期向后期發展的轉變和封建專制主義進一步增強的需要,他們以儒學為宗,吸收佛、道,將天理、仁政、人倫、人欲內在統一起來,使儒學走向政治哲學化,為封建等級特權的統治提供了更為精細的理論指導適應了增強思想專制的需要,深得統治者的歡心,成為南宋之后的官學。由于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深遠,因此是文化常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考生進行了解。
19.C【解析】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墨寶”指寶貴的字畫,也用來尊稱別人寫的字或畫的畫。“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金石絲竹”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20.C【解析】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血液流經肝臟時,一些有害物質可被肝臟產生的酶進行分解。
21.B【解析】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定型于商朝,它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2.B【解析】1990年10月被譽為生命科學“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2000年6月26日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標志著人類在解讀自身“生命之書”的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23.C【解析】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后添加了經濟學獎)5個獎項,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學獎委托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由此可見,諾貝爾獎的評定并不是全都由瑞典有關機構負責。
24.C【解析】維生素A對人體具有許多功能.例如,維持正常視覺功能、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促進生長與生殖等。因此,如果缺乏維生素A,容易導致夜盲癥。
專家點撥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這類生物學常識、物理.學常識、化學常識等的關注,這是成為一名教師必備的知識儲備。
25.B【解析】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間拉弦樂器;手鼓主要是朝鮮族、滿族的混合擊膜鳴樂器;彈布爾是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弦樂器;札木聶,又稱扎年,是藏族彈弦樂器。
26.D【解析】l993年9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了“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俗稱“信息高速公路”,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信息高速公路,簡單地說,就是以多媒體為車,以光纖為路,把全國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圖書館、醫院、家庭等用戶連接起來,應用ATIM傳輸模式,以交互方式快速傳遞數據、聲音和圖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網絡。
27.B【解析】文段用“極其黑暗極其齷齪”“窒息生命”“腐質土”等詞語描述了對專制王權的態度——痛恨。
28.B【解析】文段只是說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但這并不能說明英國人“經常”體罰孩子。
29.A【解析】根據“醫院、商店至多建一個”可知,醫院和商店不能同時建。假設建商店,再根據“學校、醫院至少建一個”,那么必須建學校,再根據“如果學校、商店都有,那么必須有醫院”可知,商店、醫院、學校都得建,與題干矛盾。故不建商店,建醫院。醫院和學校可以同時建。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1)這名教師的做法是不對的。該教師對于“班級里幼兒丟l0元錢”事件,采取了學生投票選“賊”的方法,并以此作為證據來處理,這是侮辱幼兒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不僅給幼兒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也有悖于教師的職業形象。
(2)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到:①要遵守憲法及其他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帶頭遵守《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堅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②要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全面履行幼兒教師的義務和正確行使幼兒教師的權利,并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幼兒園、幼兒和自己的合法權利。
31.【答案要點】材料中教師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每名幼兒的家庭背景、氣質、性格都有差異,這就導致他們在幼兒園的表現不同:有些孩子聽話,愛學習;有些孩子調皮,對學習不感興趣。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作為幼兒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在對幼兒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差異的教育。對張洪這樣的孩子,教師一定要耐心、細心地引導,規范他的行為,培養他的良好習慣,不能因為幼兒犯了一點錯誤或有一點不聽話就讓其轉園。當然,張洪的家長的做法也不恰當,他們沒有重視這一情況,而是只做了簡單的處理——批評,卻沒有了解幼兒真實的想法。
32.(1)【答案要點】第一次偶遇讓作者學會了如何克服煩躁不安的情緒,并為寫第二次相遇鋪墊。
(2)【答案要點】遺忘生活中丑惡的東西,而把美好的東西永遠保留在記憶中。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教師的責任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一片廣博的天空,我們擁有一顆火熱的太陽。從我走上三尺講臺那天起,我就明白我會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班級里每個學生都是我的責任。讓他們真正熱愛學習,對學習有興趣,并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學習生活作準備,是我崇高的使命。
責任感、使命感,這兩個沉甸甸的詞匯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要去奉獻,要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對那些家庭有特殊變故的學生,我們更要用真誠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幫助,讓這些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我知道我不僅肩負著引導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責任,在學習態度及他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方面,他們也需要我的引導。學生喜歡問教師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僅是學習上的,還有生活上的、課外知識方面的。學生最信任教師,所以教師更要做到細心、耐心,因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
學生的成長呼喚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們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我堅信,只有以深沉之博愛和負責之態度來面對工作,才會將教師的工作做到極致。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也不僅僅是一門專業,更是充滿樂趣和藝術的事業。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要走在學生的前面,努力學習.盡快適應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此外還要努力創新,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找到適合于每個班級、每個教師、每個學生的最優教學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與風格。
教師,平凡而偉大。多少年季節輪回,多少個春秋寒暑,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燈火長明,青絲之間添華發,三尺講臺蕩笑聲,奉獻幾多血與汗,不求青史留英名,這就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人們尊敬教師,愛戴教師.正是因為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偉大的使命,一個合格的教師,就應該以身作則。不辜負自己的使命。回首自己的教學生涯,點點滴滴,雖不偉大,但無愧于心,因為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為學生付出了真心,履行了自己的責任,不辱為人師的使命!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考前沖刺卷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