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綜合素質》考前預測卷六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6-30
322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在師德報告會上。石老師這樣回顧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個學生生病了,把剛吃下去的午飯吐了一地,盡管味道刺鼻,但我問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嫌棄嗎?于是,我拿起工具,彎下腰去收拾干凈。
一個學生的數學作業改了好幾遍,還是做不對,盡管我很心煩,但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我也會很著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學會。
一個學生很調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要求完成作業,盡管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我要幫助他。于是我向家長了解情況,制定幫教計劃,號召其他同學也來幫助他。
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我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觀察他,找他談心,跟他講道理,直到他改正。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石老師的教育行為。
31、
故鄉的小河
故鄉的小河。一直在我的夢中蜿蜒流淌。
我的故鄉是東北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雖算不上風光旖旎,但也稱得上山清水秀。小河在村邊蜿蜒流淌,流過了遠古洪荒,珍藏了歲月的滄桑。春天的小河是一首清麗溫婉的詩,夏天的小河是一幅生動的民間風俗畫,秋天的小河是一篇充滿理性哲思的抒情散文。冬天的小河是一首充滿野趣的童謠。小河豐富著人們的生活,小村的人似乎一天也離不開小河,它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理所當然地向小河索取著一切,甚至把河邊的柳樹砍下做了燒柴,撈出河中的細沙筑屋壘墻;每當大旱年頭,又把小河當成救命河,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向大田。用小河瘦弱的身軀,支撐起小村一年的希望……就這樣,小河用它甘甜的乳汁,滋養著小村.用它的默默流淌,記錄著小村的成長。它是小村生命延續的源泉……
時光隨著流水遠逝,當我回到闊別十余年的小村,我第一眼的感覺是:山鄉巨變了!大紅磚瓦房、紅磚圍墻代替了草屋板杖;摩托車滿街跑,汽車、拖拉機屢見不鮮,村里安了自來水,互聯網進了農家院……小村人過上了現代生活!
可是,當我定睛看時:山上茂密的樹林不見了,田地開到了山頂;原來開滿鮮花的大草句子,現在積滿泥沙;光禿禿的山崗上,成群的牛羊正在把樹根刨出來咀嚼……河床坍塌了,混濁的細流幾近干涸,河床邊堆滿垃圾,散發著難聞的氣味……這個曾經讓小村依賴的小河,這個在小村人生活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小河,就這樣被冷落了.被拋棄了。
我久久地站立在小河邊,我聽到了小河沉重的腳步和悲情的嗚咽!它狼藉的面容讓我不忍卒看,我感覺到了無限悲涼,我無法預知小河的明天,但我似乎更不敢想象小村的明天!
我只愿小河的清波.重新蕩漾在故鄉孩子們的夢中……
(1)結合材料談談“我聽到了小河沉重的腳步和悲情的嗚咽!”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聯系實際,談談作者用“我只愿小河的清波,重新蕩漾在故鄉孩子們的夢中……”表達了什么情感?
32、某老師在自修課時發現張亮、李宏、馬威三位同學在講話,就過去訓斥他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叫他們的綽號(說話聲音最響的張亮為“大喇叭”,聲音有點沙啞的李宏為“破喇叭”,頭發厚黑粗硬的馬威為“黑刺猬”),并罰他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站立至下課。第二天上課,又著(聽)到李宏、馬威等在底下講話,該教師頓時走到他們身邊,拿出膠帶紙,令班干部把他們的嘴封起來。
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于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后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并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后,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要求:讀完上述材料,從教育角度立意,結合你的感想,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移動端訪問:幼兒《綜合素質》考前預測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