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5-03-20
774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解析】C。老師對學生進行侮辱,起綽號,是沒有尊重學生的表現。
2、【解析】A。老師沒有直接打斷孩子的觀察,而是采用比較委婉的方式。這就很好地保護了幼兒自助探索的興趣。
3、【解析】B。教師之間互相研討,就是同伴互助。
4、【解析】D。題干中的事件明顯與家校合作沒有太大的聯系。
5、【解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1條規定: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經費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克扣的經費,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解析】B。《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五十條規定:幼兒園應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計劃和要求協助幼兒園工作;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幼兒園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
7、【解析】B。《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8、【解析】C。《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對孤兒、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以及其他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9、【解析】A。《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
10、【解析】C。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條規定:各級政府要把減負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統籌規劃,整體推進。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考核辦法。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規范各種社會補習機構和教輔市場。
11、【解析】B。幼兒園不能加入小學學習的內容。
12、【解析】D。兒童被保護的權利有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權。
13、【解析】D。宋老師創編了很多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習慣的兒歌,體現了他教學的探索創新。
14、【解析】D。把壞孩子的名單貼到墻上,是對幼兒的尊嚴的傷害,違背了幼兒的人格尊嚴權。
15、【解析】C。素質教育的內涵闡述中要求幼兒全面發展。
16、【解析】A。教師對學生沒有罰款的權利,葉老師做到了依法執教。
17、【解析】C。“種痘術”中國在十六世紀就有了,英國在十八世紀才發現牛痘。
18、【解析】D。“灸”是一種治療方法。
19、【解析】B。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20、【解析】C。醉打蔣門神的是武松。
21、【解析】B。離騷是我國古代的政治抒情詩,不是愛情詩,《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愛情詩。
22、【解析】A。神農氏,華夏太古三皇之一,漢族民間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嘗遍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
23、【解析】C。據《史記》記載,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帶多年。后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于謊稱蘇武已死。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并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于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24、【解析】D。懷素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自敘帖》是他的代表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
25、【解析】B。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26、【解析】D。在Word中,點擊插入圖片,插入圖片后,雙擊圖片,出現設置圖片格式,其中,點擊上方工具欄自動換行選項,出現“襯于文字上下方”等選項,青蛙是在文字的下方,所以選擇D項。B項很明顯圖片是將文字覆蓋了,看不到那塊的文字。A項四周型,就是文字繞開了圖片,在四周出現。
27、【解析】C。字符要先插入文本框才可以寫入字符。
28、【解析】B。從詞語中不同的關系判定。
29、【解析】A。本題考查樸素邏輯,也是邏輯題常考的類型。注意抓住切入點,逐一分析排除。
二、材料分析題
30、【解析】
教師的做法符合新課改背景下育人為本的兒童觀,這種保育行為值得我們去學習。
首先,兒童是發展中的人,有巨大的潛能和探索意識。材料中,就金魚的意外死亡,教師并沒有直接告知幼兒答案,而是帶領幼兒大膽假設、論證研究,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其次,育人為本的兒童觀強調要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材料中,教師不但就金魚之死引發大家在知識方面的討論,還為金魚舉辦了一個葬禮,讓幼兒體會到了生命的寶貴與意義,陶冶了幼兒的情操,豐富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與熱愛。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像鄧老師一樣,全面貫徹育人為本的兒童觀,一切以兒童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幫助幼兒在各個方面健康快樂的成長。
31、【解析】
徐老師的保教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徐老師的行為體現了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良師益友,徐老師面對曉天這種個體差異化十分明顯的幼兒,并沒有不管不問,而是深入了解該幼兒的情況,對其加以關心愛護,保護了幼兒的人身尊嚴。
其次,徐老師的行為體現了教書育人。教書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徐老師在了解幼兒情況的基礎上,從開發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理解能力與動手能力等多方面入手,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也符合該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
再次,徐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求堅守高尚情操,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徐老師不僅僅自己想方設法對幼兒進行教育,還積極聯系家長,了解幼兒情況,與家長交流教育經驗與方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最終促使幼兒得到了健康發展。這種行為不僅為家長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也有助于班級其他幼兒健康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徐老師的行為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這種精神值得大力弘揚,需要每個老師學習。
移動端訪問:2015上半年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