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壓密題及答案七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9-28
550

一、單項選擇題
1、中國最早的工藝百科全書是完成于l7世紀30年代的《天工開物》。它的作者是( )。A.徐霞客
B.沈括
C.鸝道元
D.宋應星
2、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屬于唐朝的一位是( )。
A.韓愈
B.歐陽修
C.蘇洵
D.玉安石
3、“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句古代格言出自( )。
A.《資治通鑒》
B.《論語》
C.《茍子》
D.《史記》
4、《漢謨拉比法典》出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羅馬
D.古印度
5、一份犯罪調(diào)研報告揭示,某市近三年來的嚴重刑事犯罪案件60%都為已記錄在案的350名慣犯所為。報告同時揭示,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者半數(shù)以上是吸毒者。
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那么,下列哪項斷定一定是真的?( )
A.350名慣犯中可能沒有吸毒者
B.350名慣犯中一定有吸毒者
C.350名慣犯中大多數(shù)是吸毒者
D.吸毒者大多數(shù)在350名慣犯中
6、雖然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鈣,但同時含有大量的漿草酸,漿草酸會有力地阻止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一個人要想攝入足夠的鈣,就必須用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來取代菠菜。
以下哪個如果為真,最能削弱題干的論證?( )
A.大米中不含鈣,但含有中和漿草酸并改變其性能的堿性物質(zhì)
B.奶制品中的鈣含量要高于菠菜,許多經(jīng)常食用菠菜的人也食用奶制品

C.他們一定會被允許進人
D.他們不可能被允許進入
9、少數(shù)孩子經(jīng)歷了這樣的應試教育,最后還能成長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成長為虛懷若谷、知識淵博的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不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
A.應試教育使孩子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B.應試教育使孩子知識面狹窄
C.應試教育使孩子性情狹隘
D.贊揚少數(shù)孩子的卓爾不群
10、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人們的現(xiàn)實經(jīng)濟利益之間往往存在著矛盾。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韻政策或措施從長遠來看是符合人類利益的,但常常需要犧牲一部分人的現(xiàn)實利益,(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氖牵?/p>
A.因此人們應當以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重
B.因此人們要有長遠的眼光
C.因此矛盾不可避免
D.因此人們要有自我犧牲精神
11、我國是桂花的故鄉(xiāng),西南、中南地區(qū)是它的原產(chǎn)地。現(xiàn)在各地都有種植。在中國戰(zhàn)國時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現(xiàn)“桂舟”、“桂酒”等詞,這是最早以桂人詩的例子。陜西省勉縣城南定軍山武侯墓前有兩株桂花,相傳栽種于漢代,已有1700多年歷史,人們稱它們?yōu)椤皾h桂”。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國栽種桂花已有1700多年歷史
B.桂花多在我國西南、中南地區(qū)種植
C.“漢桂”是最早入詩的桂樹
D.《九歌》是我國最早的詩詞
12、嚴密的邏輯論證,歷史上有一個確實的來歷:公開辯論。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還有一套民主選舉辦法,雄辯術(shù)風行,甚至還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兩個人爭辯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誰辯勝就得彩金。辯證法的原意本是辯論,一方說話有漏洞,對方力圖辯駁,怕輸,就要嚴密,邏輯學顯然也是從這里來的。
不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
A.雄辯術(shù)曾經(jīng)在古典時代的雅典風行
B.辯證法不僅僅是為了在和別人的論辯中取得勝利
C.為一件事情爭論不休在古典時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邏輯學的產(chǎn)生可能和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有關(guān)
13、下列行為中,沒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是( )。
A.父母逼迫19周歲的女兒嫁給一外地人
B.某小學將學習成績墊底的王某開除
C.某網(wǎng)吧負責人讓l6歲的小明進網(wǎng)吧玩游戲
D.由于家庭生活困難,老王不讓自己10歲的兒予上學
14、有關(guān)海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海嘯來臨時,海水可能會突然先退下去幾十米甚至幾百米
B.只有水下地震這種大地活動才可能引起海嘯
C.海嘯發(fā)生時掀起的海浪高度可達幾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墻”
D.海嘯發(fā)生時,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在波動,所含的能量驚人
15、忠實與通順,作為翻譯的標準,應該是統(tǒng)一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與原意( )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順,都稱不上翻譯;同樣,譯文詞不達意也起不到翻譯的作用。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不謀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轍
D.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