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三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8-25
543

二、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劉靜老師違反了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關愛學生”以及“教書育人”等規定。
(2)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3)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應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4)案例中劉靜老師批評(訓斥)學生時叫綽號,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對學生罰站、用膠帶紙封嘴,是對學生實施體罰和變相體罰。其行為是侵犯學生人格尊嚴和體罰學生、侵害學生人身健康的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違反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關愛學生”以及“教書育人”等規定,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全體學生都要關心、愛護;對學生應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答案要點】(1)“育人為本”的幼兒觀,要求教師在保育實踐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學生。
(2)“育人為本”的幼兒觀要求教師在保育實踐中應當把幼兒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幼兒,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保護幼兒安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3)這位老師的行為違反了“育人為本”的幼兒觀中應當把學生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幼兒,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保護幼兒安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缺乏應有的教師職業道德,應加強學習。
3、【答案要點】徐老師的做法是不對的。(1)國家頒布的《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中都規定了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變相體罰。
(2)這位學生遲到后是不敢進入教室,麗不是逃學行為。
(3)班主任徐老師應在了解了相關情況后,鼓勵這位學生去上課,并告訴他以后別怕,遲到是錯誤的行為,但是不上課更是不對的。
(4)徐老師卻罰這位學生跑了5圈,這位學生估計以后遲到了都不會再來學校了,也容易發展成為逃學,這種做法不免有些粗暴了。
三、寫作題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談起教師的形象,人們可以說出許多贊美之詞,如園丁、蠟燭、人梯等,但我認為,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有愛心,也就是愛學生。
優秀教師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萬別、各有千秋的,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對學生的愛。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教師要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度的責任感去熱愛他們、關心他們,及時地培養和教育他們,細心地呵護他們,做他們的親密朋友和指導者。斯霞說:“人民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愛祖國、愛人民、愛教育事業的集中表現。”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識。陶行知曾提出“愛滿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因為教師有了無私的愛,教師在人們心中才變得崇高起來。我自任班主任以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課余時間加入學生行列,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談心,給他們講英雄人物的故事。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及時開導、教育他們,他們也樂意對我說心里話。在一次作文課上,我讓學生寫“你最敬佩的一個人”,結果全班學生競都是寫我這個班主任老師的,寫我如何關心他們,如何教育他們等。由此可見,愛學生的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
教師的愛不是一般的愛,它是嚴與愛結合的理智的愛、科學的愛,它體現的是黨和人民對下一代的關懷。師愛尤其體現在對后進生的愛上。好教師對后進生不是“頭痛”而是“心疼”他們不歧視后進生,對后進生給予厚愛。記得剛接現在這個班時,班上有兩名學生,曾被許多老師認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調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對這兩個學生斥責、挖苦。我通過觀察、家訪、個別談心等方式了解他們,發現他們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條件太差而影響了學習。為此,我首先給他倆買了一些學習用品,還發動全班學生向他倆伸出援助之手。兩個星期后,他倆的思想狀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再沒有學生反映他倆搞破壞、違反紀律了,更可喜的是,十個月過后,他倆在一次語文測驗中競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倆的成績是穩步上升。由此可見,教師的愛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橋梁。有了愛,師生之間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來說,教師的愛能吸引學生喜歡上課。師愛還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維,在愛的氛圍中,人的想象就豐富了,思維就能達到較高的水平。
教師愛學生是教師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教師形象的重要標志。假如一個教師討厭學生,對學生諷刺、謾罵,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學生,而且還有損自己的形象。
愛學生吧,用我們的愛心、誠心、細心、耐心去換取家長的放心。學生需要教師的愛心,家長需要教師的愛心,人民需要教師的愛心,教師自身形象也需要愛心。毋庸置疑,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