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4-08-13
1008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條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六)多次偷竊;(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2、C【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A【解析】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 C【解析】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東岳泰山(海拔l545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南岳衡山(海拔l290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西岳華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渾源縣、中岳嵩山(海拔l491.7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5、D【解析】類比推理是根據兩類對象在一系列屬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一類對象還具有其他的屬性,由此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同樣的其他屬性的推理。即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6、D【解析】歸納推理是以個別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識為結論的推理。即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7、 D【解析】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1)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使受教育者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2)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應當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面應當有不同的內容和重點,相互配合,全面推進。在不同地區還應體現地區特點,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點。(3)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8、D【解析】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1)建立專業理想。教師的專業理想是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關于教育本質、目的、價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它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教師專業行為的理性支點和自我的精神內核。(2)拓展專業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職業區別于其他職業的理論體系與經驗系統,專業知識的拓展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補充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即從知識的理解、掌握到知識的批判,再到知識的創新,進而是知識結構的優化,包括教師個體獨到的感情、體驗和經驗總結。(3)發展專業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就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設計教學的能力,即教師在綜合考慮教材、學生、教學時間、教學手段等因素的基礎上,對教學目的、內容、程序、方法等進行整體構思的能力;表達能力,包括語言表達、板書板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演示等能力;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如班級管理能力、課堂管理能力、課外學習管理能力等;教育教學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的能力、溝通能力、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等;教育教學機智,即處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突發事件的能力;反思能力,即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狀況正確評價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即教師對學生、對教育教學實踐和理論進行探索、發現問題,并試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如創新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的能力。 (4)形成專業自我。教師專業自我就是教師在職業生活中創造并體現符合自己志趣、能力與個性的獨特的教育教學生活方式以及個體自身在職業生活中形成的知識、觀念、價值體系與教學風格的總和。具體包括:自我形象的正確認識;積極的自我體驗;正確的職業動機;對職業狀況的滿意;對理想的職業生涯的清晰認識;對未來工作情境有較高的期望;具有個體的教育哲學與教學模式。
9、D【解析】吳承恩(1501年一l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西游記》在生動有趣的動物神話背后,隱含著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以不自覺的方式緩慢形成的民族集體無意識一一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兩個部分,正好構成具有人類普遍精神的兩大母題:桀驁不馴的個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類為目的的不畏艱險的追求探索精神。
10、B【解析】老舍 (1899--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饑荒》三部)《鼓書藝人》等;短篇《月牙JL)《斷魂槍》等。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壓密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