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試題及答案二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13-06-19
67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以下哪種教學組織形式屬于個別化學習?( ).
A.通過討論、問答、交流等形式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教學信息
B.由學生閱讀教科書、觀看或聆聽音樂教材、做筆記等獲得教學信息
C.教師通過講授、談話、板書、演示等向班級或一組同學傳遞教學信息
D.根據教學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從多方面考慮安排的教學活動的方式
2.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 )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著眼點和初目標。
A.課程學
B.社會科學
C.教育學
D.教育心理學
3.自主學習的重要含義就是( ).
A.獨自學習
B.自由學習
C.主動學習
D.個體學習
4.教學反思是教師對已完成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總結的一種重要教研形式,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
A.對備課的反思
B.對課外輔導的反思
C.對教師反思意識的反思
D.對學業成績的考核與評定的反思
5.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作品中的人物,從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導學生( ).
A.感受美
B.鑒賞美
C.表現美
D.創造美
6.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小學兒童處于認知發展的( )階段。
A.前運算
B.形式運算
C.具體運算
D.感知運動
7.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是( )年。
A.1904
B.1922
C.1949
D.1986
8.人們常說的“聰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個體身心發展的( ).
A.互補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9.人感染甲型HlNl流感病毒后,傳染期為( ).
A.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5天
B.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7天
C.發病前2天至發病后l0天
D.發病前3天至發病后7天
10.以兒童的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動手“做”,手腦并用,脫離書本而親身體驗生活的現實,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的是( ).
A.學科課程
B.分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活動課程
11.藝術教育的課程設計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個性差異,在目標的制定、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及評價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體現( ),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真正使課程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
A.多樣性和選擇性
B.靈活性和多樣性
C.針對性和選擇性
D.層次性和選擇性
12.在教學設計的學習者分析過程中,最需要分析的因素是( ).
A.學習者的性別
B.學習者的家庭背景
C.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D.學習者的體重
13.( )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特征之一。
A.知識性
B.活動性
C.綜合性
D.整體性
14.在德育過程中,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自覺能動性,一般稱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觀念
D.道德行為
15.在小學四年級課程《骨骼和關節》中,教師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活動:①拼圖游戲,把骨骼貼在人體的相應部位上;②組織學生觀察人體骨骼的多媒體圖片,認識人體主要骨骼的名稱和位置;③出示連線圖,圖中的物品與人體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④介紹部分骨骼的作用;如果你是這位教師,請選擇你安排的教學組織順序為( ).
A.①一③②一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一③一②一①
移動端訪問:全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沖刺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