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單選題練習:職業理念
編輯:育德園師(www.jydly.com) 2020-01-13
1046

1. 張老師在教學生畫畫時,往往要求學生要大膽想象,畫得與其他人不一樣。張老師這種做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 )。
A. 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
B. 主體意識和操作能力
C. 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D. 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格言是:“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從教育觀角度分析,這是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 )。
A. 尊重與關注兒童的人格
B. 重視兒童積極情感體現
C. 重視兒童學習的自律性
D. 重視兒童的主動操作性
3. 素質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 全體教師
B. 全體學生
C. 全體社會成員
D. 全部個性
4. 下列( )的說法是錯誤的。
A. 素質教育以促進知識深刻內化為目標
B. 素質教育以全面傳授更有價值的知識為基礎
C. 素質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個性潛能發展為核心
D. 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
5. 下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 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B. 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C. 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D. 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6.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養。
A. 創新能力
B. 讀寫能力
C. 聽說能力
D. 交往能力
7. 20世紀末在中國開始的“素質教育”實質上是對( )的具體實踐。
A. 社會本位價值取向
B. 個人本位價值取向
C. 文化本位價值取向
D. 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8. 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以及( )。
A. 素質教育
B. 創新教育
C. 終身教育
D. 勞動技術教育
9. 以下關于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篩選性評價
B.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評價方式的不同
C. 素質教育把面向全體學生放在首位,強化普及意識
D. 素質教育重視考試的課本內容和各種升學資料的死記硬背
10. 班主任馬老師常對學生說:“先學做人,后學做事,社會需要的是身體健康、和諧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呆子’。”這表明馬老師具有( )。
A. 開拓創新的理念
B. 素質教育的理念
C. 自主發展的意識
D. 因材施教的意識
11. 孫老師給學生講《白雪公主》的故事后,問學生:你認為皇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學生的說法,孫老師并沒有給固定的答案。從自主學習的角度分析,與孫老師的初衷不一致的是( )。
A. 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可以淡化
B. 自主學習中學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識
C. 自主學習要避免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
D.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會分析、綜合和評價
12.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成績,班主任把班會課、自習課等能利用的時間平均分配給了這三科老師用于補課。這種做法( )。
A. 正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竟爭力
B. 正確,有利于提高班級教學質量
C. 不正確,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D. 不正確,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13. 學校和教師按照確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保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A. 填鴨式
B. 題海式
C. 啟發式
D.灌輸式
14. 教師面對不斷變化的學生,沒有處處皆可適用的經驗,教師必須( )。
A. 以研究者的眼光對待教育教學 B.要尊重和贊賞每一位學生
C. 改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D.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15. 老師上課時不能使用過于幼稚的語氣詞,把中學生當幼兒看;同時也不能使用過于抽象的詞匯,把學生當作成年人看,這是因為教師應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 )。
A. 個別差異性
B. 順序性
C. 互補性
D. 階段性
16. “師者,人之楷模也”,這句話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 特殊的復雜性
B. 獨特的復雜性
C. 鮮明的示范性
D. 顯效的長期性
17. 臨近期末考試,初二(5)班的班主任趙老師,就會用學生的音樂課或美術課時間來講授學生在物理化學等科目中的疑難問題,趙老師的做法( )。
A. 正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期末成績
B. 正確,有利于老師組織學生有效復習
C. 錯誤,不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D. 錯誤,不利于體育特長生的發展
18. 某市教育局在教師中隨機調查,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教師都回答“是”。而當問他們所教的學生“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了嗎”時,回答“體會到”的學生僅占14%。這說明( )。
A. 教師缺乏愛心
B. 教師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 教師還沒有掌握高超的溝通與表達技巧
D. 教師對自己太自信
19. 下面哪一觀點符合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師觀?( )
A.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B.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C.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D.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20. 新入職的張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曉明遲到一分鐘,張老師不問原因,不準曉明坐回座位,站在教室后聽課一上午。關于張老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B. 關注學生的紀律養成
C. 嚴格恪守教師職責
D. 不關注學生的人格養成
【參考答案】
1.【答案】D。素質教育觀的重點是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答案】D。格言通過對比強調了最后一句“我做了就理解了”,說明學生只有經過動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3.【答案】B。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4.【答案】A。素質教育是指以全面傳授更有價值的知識為基礎;以促進知識深刻內化為關鍵;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個性潛能發展為核心;以促進所有學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質和諧形成與不斷提高為目標的教育活動。
5.【答案】A。素質教育應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主動精神,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6.【答案】A。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
7.【答案】D。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具體實踐。
8.【答案】D。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
9.【答案】C。素質教育是以人的素質發展為核心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0.【答案】B。素質教育要求全面發展和整體發展,要求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并重,扭轉那種只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和美育的傾向。根據題干所述,可知馬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充分體現了他具有素質教育的理念。
11.【答案】A。自主學習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老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是主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的角色沒有淡化。
12.【答案】D。素質教育是以人的素質發展為核心的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整體發展。學校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扭轉只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和美育的傾向。該班主任把班會課、自習課等能利用的時間平均分配給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老師用于補課,這種做法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是錯誤的。
13.【答案】C。啟發式教學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育方式。
14.【答案】A。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
15.【答案】D。中學老師和小學老師要注意到每個階段的學生有每個階段學生的特點,不能一刀切,所以這體現的是身心發展規律的階段性。
16.【答案】C。“師者,人之楷模”,強調教師工作的示范性。教師的示范性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教師的人品、才能、治學態度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由于青少年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可塑性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示范性的價值,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中學教師職業勞動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教師勞動的示范性、教師勞動的復雜性、教師勞動的互動性、教師勞動的創造性、教師勞動的合作性、教師勞動的長期性。該考點在歷年考試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考生要著重掌握。
17.【答案】C。老師占用美術音樂課的時間,不注重學生的美育培養,違背了全面發展的理念,所以是錯誤的。
18.【答案】C。教師要深切地關心和愛護學生,但是愛并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教師要在實際行動中表達出對學生的愛。如果教師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學生并沒有體會到,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教師沒有高超的溝通能力,缺乏合適的表達情感的技巧。
19.【答案】D。新課程教學中強調實現“教學相長”,學生和教師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而AB選項不符合新課改理念下“社區型的開放教師”的觀點。C選項不符合教師應該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珍惜自己、敬畏生命、享受教育的師者形象。故選D選項。學生不必非要比老師差,老師也不一定非要比學生好。
20.【答案】C。罰站的行為屬于體罰,是違背教育法律的行為,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影響,所以老師這么做沒有嚴格恪守教師的職責。
移動端訪問:小學教師資格證單選題練習:職業理念